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摘 要: 本文总结了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现有的国内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归纳,找出现行政策措施中在新形势下的物流管理专业可以借鉴和不足之处,提出了以“三段递进式”为主的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物流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现代物流在社会与经济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愈发明显。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物流业,2009年5月1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部门分工方案》,迅猛发展的行业造就了巨大的人才需求,物流专业人才跻身于我国十二类紧缺人才之列。在高职院校中,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如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观念落后。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在物流管理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的倾向,忽视了实践教学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作用,将实践教学置于次要位置,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从而使得实践教学在方法、体系、内容等方面存在着混乱和不科学的现象。
1.2实践教学方法过于简单。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仍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即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物流管理专业的许多课程实务性较强,仅靠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真正掌握业务的具体方法,造成毕业生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
1.3实践教学体系不系统、不完整。
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一般形成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体系,但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往往只关注与专业技能紧密相关的实践,较少将综合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实践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之一整体考虑,使得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并不完整,极大地影响了物流管理专业素质人才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
1.4实践教学内容不完善,缺少有机配合。
物流管理专业完善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认知实践、校内阶段性实践、综合性技能实践和顶岗实习。一些设计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的项目因为缺少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践指导老师而被迫取消,学生由于缺少参与实践的机会而丧失培养专业技能的机会,由此影响综合性训练,且各实践内容之间也缺少相互配合。
2.国内现行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查阅大量有关物流管理资料,并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从中找出解决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存问题的方法。目前,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崔亚琼[1]提出,以实践教学的主客体目标系统化和理论与实践并举的模式,其中主体的目标建设是以实践性教材为主,将物流企业的经营实例及最新成果编入实训教材;客体的目标建设是改进教学方法。在理论环节围绕市场需求进行教学,实践方面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莫高兴[2]提出,建立“岗位—任务”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是指将实际工作中某个岗位应具备的能力分解成若干个任务进行针对训练,学生通过对各项任务的逐一训练和掌握,具备或形成该岗位所需的实践能力等。
周立军[3]提出采取“分散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分散式实践教学”就是将实践教学时间分解到第2至第5学期,在每个学期的后6周让学生从事不同类型的实践学习,主要有单元实训、综合实训、典型物流企业的参观学习等。“集中式实践教学”就是在第6学期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应用所学的知识。
3.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笔耕论文,国内现行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学质量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这些模式充分考虑到了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总体来讲,现行的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对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培养存在梯度的问题,因此,借鉴以上的教学模式中的优点,结合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提出以“三段递进式”为主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所谓“三段”,即按照项目课程的开设,实现专项能力实践、综合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实践的三阶段性实训;所谓“递进式”,是指三种能力培养按照能力形成的先后过程,由低到高依次展开培养。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开展实习,从而顺利完成由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变,真正胜任企业
本文编号:3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3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