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旅游地演化理论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7-26 02:02

  本文关键词:旅游地演化理论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地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旅游地演化理论 研究综述


【摘要】:旅游地演化理论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界关注的热点。在旅游地演化发展研究中,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地演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石,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生命周期理论日益显出不足并受到质疑。首先回顾了2002-2014年近14年的国内外关于旅游地演化理论及相关演化理论,并对其如何解释案例地发展演变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归纳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生命力理论、点-轴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以及耗散结构理论实证研究成果,并进一步总结出传统演化理论及相关旅游地演化理论在解释旅游地演变中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在传统旅游地演化理论基础上的补充、提升与创新;同时总结出经济地理学演化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展望经济地理学演化理论在旅游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尺度等方面的发展及今后需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旅游地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旅游地演化理论 研究综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1130) 国家旅游局委托研究课题《都市圈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TYETP201314)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2015cxsj155)
【分类号】:F590
【正文快照】: 旅游地作为一种特殊功能作用的社区,是指特定的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结合,成为游客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1]。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程,即最初的以资源为导向的时期,后转向以资源与市场为基础、以产品为导向的阶段[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莉;陆玉麒;;“点—轴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地理学报;2010年12期

2 徐红罡,郑海燕,保继刚;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系统动态模型[J];人文地理;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培基;王祖静;李巍;;基于公路网络的甘肃省城市旅游腹地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2 鲁莎莎;关兴良;王振波;宋辞;;基于可达性与数据场的长三角经济区空间场能[J];地理研究;2013年02期

3 柯文前;陆玉麒;俞肇元;王晗;马颖忆;;多变量驱动的江苏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13年06期

4 方远平;谢蔓;林彰平;;信息技术对服务业创新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J];地理学报;2013年08期

5 李一曼;修春亮;;浙江省陆路交通可达性与经济社会协调性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06期

6 祁洪玲;刘继生;梅林;张振国;;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争议再辨析——兼与张立生先生商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年04期

7 马世发;蔡玉梅;念沛豪;;基于潜力模型的国土经济空间差异性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4年04期

8 方远平;毕斗斗;谢蔓;林彰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实证[J];地理科学;2014年10期

9 杜熙茹;赵晓逍;;体育度假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10 李仙德;;基于上市公司网络的长三角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仙德;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方晓萍;我国经济核心地发展扩散的空间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建超;基于网络视角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史雅娟;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多中心网络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5 高林安;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陕西省乡村旅游适应性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柯文前;高速公路交通流网络的时空特征与城市空间关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捷;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桂林漓江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谭冰雁;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旅游景区投资项目财务评价[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3 何建军;葫芦岛旅游产业系统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4 张运生;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5 何小芊;旅游地环境变迁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耿逸冉;青岛市度假旅游空间结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余剑晖;温泉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成曦;旅游节庆系统构建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韩志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乡旅游协同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荃;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创新动力因素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培基,李国柱;点—轴系统理论在我国西北地区旅游开发中的运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5期

2 陆大道;;二○○○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J];地理科学;1986年02期

3 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4 曹传新,张全,李诚固;长春都市地域“点轴”产业圈层化空间结构整合调控[J];地理科学;2005年05期

5 陆大道;我国区域开发的宏观战略[J];地理学报;1987年02期

6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7 张莉;陆玉麒;;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8 陆玉麒;林康;张莉;;市域空间发展类型区划分的方法探讨——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9 武伟,宋迎昌,朴寅星;铁路经济带与点轴开发及其结构系统[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02期

10 吴传清;孙智君;许军;;点轴系统理论及其拓展与应用:一个文献述评[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574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574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a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