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桂阳县农村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09:53
【摘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对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桂阳县作为郴州市的基础教育大县,顺应学校体育改革的新要求,对该县农村中学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展开调查研究,有利于了解有关学校体育改革的进展,促进农村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从桂阳县农村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出发,全面调查人力资源、环境资源、教材资源、场地器材资源和信息技术资源等开发利用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果表明:1)桂阳县农村中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现有体育教师除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外,主要存在本科以下学历过多,非体育专业教师比重较大,未取得职称的教师数量较多,兼职和代课教师比例偏大等实际问题;教师教研活动的定期开展有利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开发课程资源在教师教育培训中容易被忽略;学生开发体育资源情况中表现较好,体育骨干的作用能得到较好利用;校内其他人力资源基本能利用,但家长等社会资源利用程度不高。2)桂阳县农村中学现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资源没有达到国家配备标准;体育教师利用当地资源改造和开发自制体育器材的意识很淡薄,大多数教师从不改造,很少经常自制体育器材,有的仅是偶尔组织学生就近爬山、越野跑等活动内容;部分学生能自制一些诸如沙包、跳绳、毽子、陀螺等器械。3)桂阳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项目以球类、田径、体操、武术和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为主;有66%的体育教师偶尔会开发教学内容,且主要通过对现有教材的加工改造,少数教师也通过自编教材内容和引入民间体育教材等校外资源。4)桂阳县大多数农村中学所处自然环境资源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实际开发利用的体育项目只有郊游(含春游、秋游)、越野跑和登山等项目,开发程度较低,大量特色优势资源未被利用。5)目前桂阳县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主要是体育教材与学习培,部分教师也通过电视、网络、书籍、广播等渠道获取体育知识信息。体育教师最常用的体育教学信息用具为广播,有时通过电视、电脑(多媒体)、手机等作为传播媒介进行体操、武术操、健美操、团体操的教学和各类体育比赛观赏。6)影响桂阳县农村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有: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体育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体育经费的投入和学校体育环境等。为此建议:1)加强农村中学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知识和能力的培训;2)统筹农村中学体育课程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器材利用率并开发利用校外的体育设施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3)创新农村中学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是合理改造运动项目和增加新兴运动项目,把群众基础好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通过改造引入教学,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教材和乡土教材;4)整合农村中学体育课程体育课程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结合本学校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拓展体育教学、训练空间和形式;5)强化农村中学体育课程体育课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依托电脑、手机等工具,建设学校体育课程电子信息资源库。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96
【图文】:

行政区划图,桂阳县,行政区划图,页图


桂阳县行政区划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淑娥,陈善平;从大学生入学档案管窥中学体育[J];人民教育;2002年12期

2 井晓蒙;农村中学体育的现状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张清生;;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健康、快乐、个性一体化[J];体育世界;2006年05期

4 周娟;;中学体育的社会学特征浅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12期

5 申彤;;中学体育选学篮球内容的点滴认识[J];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02期

6 刘建民;;浅析中学体育中的健康教育[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6期

7 杨继星;赵先卿;;安徽省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何全;;中学体育与素质教育[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S2期

9 郭志忠;;浅谈中学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年06期

10 颜玲;;论中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兴权;马莲;;我国农村中学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四川仁寿县为例[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2 洪海潇;王淑清;;天津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3 高霞;;中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症结与超越[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4 李晋燕;;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王娇;;黑龙江省中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9年

6 王强;;强化中学体育 优化素质教育基础[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7 胡海鹰;;贵州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8 胡海鹰;;贵州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A];贵州省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佳滨;;中学体育课堂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蔡传明;陈俊钦;;中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学校生态环境关系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王斌;北京人大体育代表小组调研中学体育[N];法制日报;2014年

2 记者 苏军;中学体育高级教师比例偏低[N];文汇报;2002年

3 柯杨;7所中学体育设施先行开放[N];河南日报;2008年

4 孙献文;桓台县渔洋中学体育分项目教学推向全市[N];淄博日报;2010年

5 黄晔;重庆中考考长跑 学生计划每天跑步回家[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曹治业(上蔡县洙湖镇二中);中学体育与素质教育刍议[N];驻马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龚超文;香港中学体育课程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盛晓明;中国、英国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峰;中学体育差生致因分析与教学模式构建[D];鲁东大学;2016年

2 李永进;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职业认同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3 杨溢文;鹤山市纪元中学体育器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6年

4 耿雪梅;民国时期(1912-1949)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演变及当代启示[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5 向清波;桂阳县农村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6年

6 殷博豪;吉首市中学体育安全事故风险防范研究[D];吉首大学;2016年

7 陈华卫;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与实施现状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8 古晓刚;从素质教育角度看中学体育课程改革[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常会平;当前武汉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何斌;基于利益视角下的中学体育课程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9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719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7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