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分析师关注度对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24 21:58
【摘要】: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高管天价薪酬以及天价在职消费现象频繁发生,引发了媒体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在职消费是指企业高管在行使其职权的过程中发生的与职责有关或无关的公费性货币支出,包括豪华办公室、专车专机、豪华餐饮娱乐消费、飞机头等舱等。在主流的委托代理理论中,高管的在职消费被视作公司代理成本的一部分,会损害企业所有者的利益、降低企业效率。目前关于高管在职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视角去探讨如何抑制高管的在职消费,但对于处在转型发展阶段的我国而言,高管在职消费的产生不仅仅是公司内部治理的问题,外部市场环境因素同样重要,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影响。从90年代初至今,在不足3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飞速发展,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中介,往往凭借其专业化的投资分析,在辅助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同时,也正在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那么证券分析师关注度是否对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有影响呢?本文正是抱着这一疑问开始的探索。在分析总结现有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证券分析师关注度对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可能存在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方面,分析师关注度能够抑制高管在职消费,分析师通过发布专业化的研究报告,增加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进而对高管隐形的在职消费行为发挥监督作用,即“监督效应”;而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缺乏做空机制,分析师普遍看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师关注度即是对上市公司高管业绩的认可,进而激励其寻求更多在职消费作为其业绩表现补偿,即“激励效应”。因而,本文选取了 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在我国证券分析师关注度对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我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上市公司高管普遍都存在高额的在职消费现象;第二,分析师关注度越高,上市公司高管的在职消费越多,即“激励效应”;第三,进一步拆分分析师关注度为正面关注和负面关注时,发现正负面关注都一致对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有显著正向影响,本文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做空机制的缺乏,使得我国分析师普遍看多,这样的市场环境弱化了少量负面关注的监督效应,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负面关注本身即是对上市公司前景的否定,其所筛选出来的公司就是市场上少有的“差公司”,该类上市公司高管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倾向,寻求更多的在职消费最大化个人效用。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现有大部分高管在职消费的研究多从内部治理的角度出发,如管理层权力、薪酬结构、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等等,较少从外部环境视角观测在职消费的变化,本文首次将证券分析师关注这一重要的外部治理变量引入在职消费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由此也拓宽了我们对于高管在职消费的成因及变动机制的理解,并对我国未来推进公司治理的提升和资本市场制度的完善起到积极的启示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72.91;F275;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昱彤;;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年04期

2 刘衡;;证券分析师话语特征及其治理[J];时代经贸;2019年26期

3 袁天荣;刘衡;;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证券分析师话语分析——以安硕信息案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3期

4 佟锦霞;;机构投资者、声誉机制与证券分析师乐观性[J];财会月刊;2017年21期

5 安丽君;刘娟;;证券分析师预测努力行为的度量[J];大连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6 张宗新;姚佩怡;;“天赋异禀”、“熟能生巧”还是“日久生情”——基于中国证券分析师预测能力的经验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年07期

7 谷文林;侯勇;张心瑜;;会计信息质量对证券分析师预测的多重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5年06期

8 刘念;刘一沙;;基于行为金融学基础上的证券分析师行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年07期

9 朱卫东;王丽娜;沈洁;;机构投资者持股压力下证券分析师乐观倾向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6年08期

10 刘丹;;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问题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昌辉;汤朝阳;;认知偏差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2015)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曹凌松;余冬兰;;基于胜任力的证券分析师能力评价研究[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3 管总平;黄文锋;;证券分析师独立吗?[A];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宗新;袁军;;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知情交易与中小投资者保护[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4年论文集[C];2014年

5 朱红军;何贤杰;;中国的证券分析师能够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吗?——基于股价同步性和股价信息含量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6 洪剑峭;张新;;基金净值排名对证券分析师荐股行为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艳林;;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与研究质量——对美国卖方研究机构监管经验的再思考[A];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2年论文集[C];2012年

8 胡奕明;王军;孙聪颍;;证券分析师关注自己的声誉吗?[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纯;吕伟;;证券分析师、信息环境改善与企业股利政策[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10 宋小保;郑文佳;;股权结构、股票波动与分析师独立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雨;证券分析师参加外部评选规范发布[N];中国证券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徐岩;化工两大板块“钱”景凸显[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罗阿华;2015,,化工板块谁领风骚[N];中国化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罗阿华;石化板块中期投资路线图明晰[N];中国化工报;2015年

5 本报记者 徐岩;低油价助石化板块迈向景气周期[N];中国化工报;2015年

6 资深证券投资人 刘建位;读《证券分析》学价值投资真的有用吗?[N];证券时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齐金钊;证券分析师应停开研报发布“小灶”[N];中国证券报;2019年

8 余潞;台媒关注台籍证券分析师在上海被捕[N];环球时报;2019年

9 徐蔚 记者 朱茵;证券分析师为何屡屡看错?[N];上海证券报;2018年

10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张洽棠;美联储加息符合预期 短期内国内债市承压[N];中国经济导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娜;有限理性下证券分析师荐股评级乐观倾向的成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菊仙;分析师现金流预测、盈余预测准确度与估值效应[D];中央财经大学;2016年

3 薛韬;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为与投资者保护[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王昱升;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倾向经济后果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5 刘春力;中国证券分析师预测与盈余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6 郑方镳;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研究:效率、行为与治理[D];厦门大学;2009年

7 刘超;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徐跃;关于我国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黄_g睿;证券分析师预测信息的准确性及市场效率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王啸;证券分析师选股的投资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渊;分析师评级对中国中车股价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2 陈金川;中国证券分析师理性程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3 刘光皓;分析师关注度对高管在职消费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8年

4 张慧怡;证券分析师关注对双重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5 裴蓓;相得益彰抑或欲盖弥彰?[D];厦门大学;2017年

6 程薇;证券分析师跟进与企业盈余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7 张礼君;战略差异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8 陈代君;投资者情绪与证券分析师择时行为[D];厦门大学;2018年

9 薛颖;证券分析师关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年

10 李昕芮;“沪港通”对于分析师跟进行为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79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679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1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