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产证券化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于1968年诞生于美国。伴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资产证券化最早始于1992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相较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我国资产证券化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本文将以证券公司如何运作资产证券化为样本,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对资产证券化展开深入探析。目前,大部分针对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研究仍停留于理论层面,部分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操作,但是对证券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缺乏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突破以往的研究形式,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2014年4月25日成立的中信启航资产管理计划为例进行探究,深入研究了其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及对其经营带来的影响,以期从案例研究中能够挖掘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提供一些思路,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资产证券化是把“资产”转换为“证券”的过程。资产证券化的“资产”并非会计或者法律上所谓的资产,其范围已经远远突破了传统会计和法律上对于资产的界定,其实只要在未来能够为企业创造稳定收益的“资产”均可以被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之后形成的“证券”,与传统的股票、债券等证券也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其也具备传统证券的一些特征,如属于有价证券等。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手段,其与传统的融资方式,比如贷款、股票、债券等,有着诸多差异。第一,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直接融资方式,债务人通过设立SPV完成资产出售,SPV再将资产转换为证券发售给投资者,债务人便从债权人处获得了资金。第二,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表内”或者“表外”融资。如果发起人(债务人)将资产真实出售给SPV,会导致企业非流动资产减少,流动资产增加,此时发起人在未增加负债的情况下便筹集到了资金,称为表外融资。否则,为表内融资。第三,证券化的“资产”预期可产生稳定的现金流。被证券化的资产能否在未来带来稳定的现金流是资产证券化发行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所选择的资产池预期不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则无法获得投资者的支持。第四,资产证券化可有效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能力。通常情况下,资产证券化是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进行证券化。一旦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披上了“证券的外衣”,其流动性便大大提高。从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在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中,主要有(Mortgage-Backed Security,简称MBS)、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es,简称ABS)、担保债务证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简称CDO)三大种类资产证券化产品。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作为资产证券化的鼻祖,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诞生。所谓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是指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以其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作为支持的证券化产品。MBS诞生后,在美国发展迅速并取得巨大的成功。随后,资产证券化由美国传入欧洲、日本等国家。随着资产证券化不断发展壮大,被证券化的“资产”也突破了最初的住房抵押贷款,逐渐开始向信用卡应收款、汽车贷款、设备租赁等资产拓展,并形成了狭义资产支持证券和担保债务证券。此外,在资产证券化产品类型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证券化产品,欧洲的整体业务证券化和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资产证券化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推动密切相关,并且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条件。通过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筹集低成本的资金,并且可以改善其资本结构和公司业绩。本文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一家上市券商为例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券商资产证券化案例。第二,为其他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提供参考思路。第三,为政府部门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832.51
【图文】:
论文框架结构图

A 股股东 563,449 户,H 股登记股东 163 户。截至 2016 年末,本公司的股东架构如图3.1 所示。中信盛荣有限公司和中信盛星有限公司,为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于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中信证券自成立以来,中信集团或其下属公司一直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截至 2016 年 2 月 29 日,中国中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有限”)持有公司 1,999,695,746 股,直接持股比例为 16.50%,除此之外,中信有限也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持有本公司部分股份。截至 2016 年末,持有本公司 1%以上的股东共有六家单位,其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 2,277,156,208 股,占比 18.79%;中国中信有限公司持有 1,999,695,746 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晓梅;张明;;日本资产证券化:现状、特点与启示[J];南方金融;2015年10期
2 郭经延;赵睿;;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及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10期
3 王艳;郭杰群;;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与豁免——来自美国的经验[J];金融市场研究;2015年06期
4 王涛;;中美两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之比较[J];浙江金融;2015年02期
5 高蓓;张明;邹晓梅;;资产证券化的国际经验[J];中国金融;2014年10期
6 崔兵;;资产证券化的本质与动因[J];理论视野;2014年05期
7 刘琪林;李富有;;资产证券化与银行资产流动性、盈利水平及风险水平[J];金融论坛;2013年05期
8 刘艳玲;;资产证券化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陈田;秦学志;;债务抵押债券(CDO)定价模型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08年04期
10 王晓博;;现代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动因分析: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经济论坛;2007年2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高国华;;资产证券化对经济金融稳定发展意义重大[N];金融时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姜昊;企业不动产证券化融资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8年
2 韩思;我国民营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
3 孙彬彬;我国房地产信托基金的运用研究[D];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17年
4 李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5 黄晓娟;我国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
2725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272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