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类体系的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质量研究——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7 09:20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和信息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质量也成为影响其社会和经济价值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企业年报的信息质量问题正受到业界的密切关注。本研究从竞争情报分析和应用的视角出发,以国内A股上市公司年报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上市公司年报非财务数据分类体系,开展基于分类体系的上市公司年报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研究发现,国内A股上市公司年报的信息披露质量正随着监管制度的反复修订和完善而逐渐提升,且以"核心竞争力"、"风险认知"和"供应链"这三类信息披露质量提升最为显著;各行业在企业竞争力分析的核心关键信息披露质量上差异较大,且以制造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整体质量最高,而房地产业、金融业、教育等非实体经济行业和低技术附加值行业的信息质量则相对较低;在披露问题方面,主要存在供应商或客户名称较隐晦、地区表述不规范、产品名称不清晰等诸多问题。未来仍需加强相关监管和规范,尝试有针对性地建立分类模型和规范,以从根本上提高年报信息披露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以细粒度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和企业竞争情报深度分析。
【文章来源】:情报学报. 2019,38(1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九力模型分析框架示意图
如图3所示,进一步对各类信息的披露情况按年度进行统计,发现整体上而言,除“董事会讨论”和“企业基本信息”的披露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外,其他信息的披露情况均呈现逐渐增长的态势,或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保持小幅波动。比如,“关联方”信息披露率维持在26%~42%,“人员结构”信息披露率则维持在50%~86%,而“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率维持在63%~88%。对比不同类型信息的披露率可以发现,披露率最高的信息类别为“企业基本信息”、“董事会讨论”、“股权信息”和“重点项目”,而“风险认知”、“核心竞争力”、“产品线”、“供应链”和“技术描述”等信息的披露在初期则相对欠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呈现出逐步增长的态势,且以“核心竞争力”、“供应链”和“技术描述”这3类信息的增长尤为显著。图3 2000—2016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年报各类信息披露率年度分布情况
图2 2000—2016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年报各类信息平均披露率年度分布情况具体而言,“企业基本信息”和“产品线”作为固有的强制性披露信息,自2001年以来,其披露率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并最终于2016年达到96%和91%。相比之下,“核心竞争力”、“供应链”和“技术描述”这几类信息的初期披露率则均低于10%。其中,“核心竞争力”在2000—2011年始终处于20%以下的较低水平,自2012年起便跃升至95%并维持在较高水平;与之类似的是,“风险认知”信息在2000—2011年的披露率始终处于持续缓慢增长态势,在2012年却由73%突增至94%。事实上,这是由于证监会在2012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2年修订)》[26](以下简称“《年报准则》”)中首次增加了有关“核心竞争力分析”的规定,同时也在第四节第二十二条中首次将“可能面对的风险”单独列出并详细论述披露规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质量: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J]. 张新民,钱爱民,陈德球. 管理世界. 2019(07)
[2]情报工程与战略信息管理的互动发展[J]. 刘琦岩. 情报工程. 2019(02)
[3]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 范坚勇,赵爱英. 会计之友. 2018(09)
[4]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活动信息披露现状研究[J]. 赵丽萍,胡晓康,万小娟. 会计之友. 2017(21)
[5]风险提示信息与银行信贷决策——基于A股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的研究[J]. 林钟高,杨雨馨.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6]沪深A股上市公司市值评估模型研究[J]. 卢絮,刘平平,魏晨. 情报工程. 2017(01)
[7]我国上市公司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现状——以浙江航民为例[J]. 蒋巍,杨颖颖. 生产力研究. 2015(11)
[8]江苏省中小上市企业债务融资效率研究[J]. 杨方梅. 情报工程. 2015(03)
[9]企业异质与可比公司赋权——基于并购的非上市公司估值模型构建与应用[J]. 胡晓明,赵东阳,孔玉生,赵弘. 会计研究. 2013(11)
[10]城市商业银行年报信息披露的统计分析[J]. 欧阳青东,彭洁.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3(02)
本文编号:3287892
【文章来源】:情报学报. 2019,38(12)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九力模型分析框架示意图
如图3所示,进一步对各类信息的披露情况按年度进行统计,发现整体上而言,除“董事会讨论”和“企业基本信息”的披露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外,其他信息的披露情况均呈现逐渐增长的态势,或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保持小幅波动。比如,“关联方”信息披露率维持在26%~42%,“人员结构”信息披露率则维持在50%~86%,而“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率维持在63%~88%。对比不同类型信息的披露率可以发现,披露率最高的信息类别为“企业基本信息”、“董事会讨论”、“股权信息”和“重点项目”,而“风险认知”、“核心竞争力”、“产品线”、“供应链”和“技术描述”等信息的披露在初期则相对欠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呈现出逐步增长的态势,且以“核心竞争力”、“供应链”和“技术描述”这3类信息的增长尤为显著。图3 2000—2016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年报各类信息披露率年度分布情况
图2 2000—2016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年报各类信息平均披露率年度分布情况具体而言,“企业基本信息”和“产品线”作为固有的强制性披露信息,自2001年以来,其披露率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并最终于2016年达到96%和91%。相比之下,“核心竞争力”、“供应链”和“技术描述”这几类信息的初期披露率则均低于10%。其中,“核心竞争力”在2000—2011年始终处于20%以下的较低水平,自2012年起便跃升至95%并维持在较高水平;与之类似的是,“风险认知”信息在2000—2011年的披露率始终处于持续缓慢增长态势,在2012年却由73%突增至94%。事实上,这是由于证监会在2012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12年修订)》[26](以下简称“《年报准则》”)中首次增加了有关“核心竞争力分析”的规定,同时也在第四节第二十二条中首次将“可能面对的风险”单独列出并详细论述披露规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质量: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J]. 张新民,钱爱民,陈德球. 管理世界. 2019(07)
[2]情报工程与战略信息管理的互动发展[J]. 刘琦岩. 情报工程. 2019(02)
[3]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 范坚勇,赵爱英. 会计之友. 2018(09)
[4]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活动信息披露现状研究[J]. 赵丽萍,胡晓康,万小娟. 会计之友. 2017(21)
[5]风险提示信息与银行信贷决策——基于A股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的研究[J]. 林钟高,杨雨馨.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6]沪深A股上市公司市值评估模型研究[J]. 卢絮,刘平平,魏晨. 情报工程. 2017(01)
[7]我国上市公司年报风险信息披露现状——以浙江航民为例[J]. 蒋巍,杨颖颖. 生产力研究. 2015(11)
[8]江苏省中小上市企业债务融资效率研究[J]. 杨方梅. 情报工程. 2015(03)
[9]企业异质与可比公司赋权——基于并购的非上市公司估值模型构建与应用[J]. 胡晓明,赵东阳,孔玉生,赵弘. 会计研究. 2013(11)
[10]城市商业银行年报信息披露的统计分析[J]. 欧阳青东,彭洁.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3(02)
本文编号:3287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28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