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4 05:31
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发行了四笔中小企业集合债券:“07深圳中小债”为10.3亿元规模,有20家企业组成联盟,“07北京中关村债”为3.05亿元规模;有4家企业组成联盟,“09大连中小债”为.5.15个亿规模,有8家企业组成联盟,“10武汉中小债”,为2个亿规模,有5家企业组成联盟。虽然具体到每家企业被分摊的债券资金只有几千万元,然而,对于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来说,集合债券融资其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债券融资的实际操作运行中,集合债券的发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遭遇了诸多的法律尴尬;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模式在我国遭遇到的法律尴尬进行分析,指出造成这种法律上尴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根本的原因是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法律规则的缺陷;本文作者提出了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遭遇的法律尴尬的建议和见解。试图从法律上找到一条解决中小企业债券融资面临的法律尴尬的途径,为解决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法律问题提供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 本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集合债券概论。主要内容包括了集合债券的含义、集合债券融资模式的制度价值、集合债券融资模式的缺陷。 第二部分我国集合债券融资法律规则的缺陷。主...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集合债融资概论
(一) 集合债的含义和制度价值
1. 集合债的含义
2. 集合债的制度价值
(二) 集合债融资模式的比较优势
1. 与一般企业债券比较
2. 与银行贷款的比较
(三) 集合债融资模式的缺陷
1. 信用链条的缺陷
2. 时间的不确定性与不匹配性并存
3. 发行门槛较高
二、我国集合债融资法律规则的缺陷
(一) 融资主体资格法律规则的缺陷
(二) 融资程序法律规则的缺陷
(三) 融资条件法律规则的缺陷
1. 对债券发行前提条件的法律限制
2. 对债券利率的法律限制
3. 对债券累计发行总额的法律限制
(四) 融资资金使用法律规则的缺陷
三、企业债券融资法律规制的域外比较和启示
(一) 西方主要国家的债券融资
1. 美国
2. 日本
(二) 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债券融资
(三) 与各主要国家企业债券市场的比较
1. 市场规模比较
2. 债券发行方式比较
3. 债券市场组织架构比较
4. 债券市场流动性比较
5. 投资国债比较
6. 利率体系比较
四、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法律规范的完善
(一) 完善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法律体系
(二) 完善保护债券投资者利益的制度
(三) 完善中小企业债券发行制度
1. 完善企业债券发行的监管制度
2. 弱化行政干预,发挥市场作用
3. 建立多层次的债券市场
(四)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债券交易市场
1. 促进债券上市交易
2. 建立多层次的债券交易市场
(五)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1.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2. 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责任
3. 充分发挥企业债券承销商的监管作用
4. 确立合理的债券市场风险管理模式
(六) 完善其他相关法律制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69540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集合债融资概论
(一) 集合债的含义和制度价值
1. 集合债的含义
2. 集合债的制度价值
(二) 集合债融资模式的比较优势
1. 与一般企业债券比较
2. 与银行贷款的比较
(三) 集合债融资模式的缺陷
1. 信用链条的缺陷
2. 时间的不确定性与不匹配性并存
3. 发行门槛较高
二、我国集合债融资法律规则的缺陷
(一) 融资主体资格法律规则的缺陷
(二) 融资程序法律规则的缺陷
(三) 融资条件法律规则的缺陷
1. 对债券发行前提条件的法律限制
2. 对债券利率的法律限制
3. 对债券累计发行总额的法律限制
(四) 融资资金使用法律规则的缺陷
三、企业债券融资法律规制的域外比较和启示
(一) 西方主要国家的债券融资
1. 美国
2. 日本
(二) 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债券融资
(三) 与各主要国家企业债券市场的比较
1. 市场规模比较
2. 债券发行方式比较
3. 债券市场组织架构比较
4. 债券市场流动性比较
5. 投资国债比较
6. 利率体系比较
四、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法律规范的完善
(一) 完善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法律体系
(二) 完善保护债券投资者利益的制度
(三) 完善中小企业债券发行制度
1. 完善企业债券发行的监管制度
2. 弱化行政干预,发挥市场作用
3. 建立多层次的债券市场
(四)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债券交易市场
1. 促进债券上市交易
2. 建立多层次的债券交易市场
(五)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1.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2. 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责任
3. 充分发挥企业债券承销商的监管作用
4. 确立合理的债券市场风险管理模式
(六) 完善其他相关法律制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69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376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