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中国歌舞片的阶段式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19-03-14 15:36
【摘要】:在好莱坞,歌舞片拥有悠久的历史,自1927年由华纳兄弟公司拍摄的《爵士歌王》诞生以来,歌舞片这一类型影片不断有佳作出现。“音乐歌舞片(Musical)使音乐歌舞成为观赏的主要兴趣中心、音乐舞蹈进入叙事模式并成为叙事模式中的重要因素的类型电影。”‘好莱坞歌舞片在长达86年的发展历程中,走过了产生、兴盛、低潮、复兴,产生了《红菱艳》、《雨中曲》、《音乐之声》等等电影作品。 从1931年中国第一部歌舞片《歌女红牡丹》产生至今,歌舞片已经在中国电影史中走过了82年的历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美国歌舞片的兴盛时期,也是中国歌舞片的启蒙与兴盛期。二十世纪的好莱坞歌舞片给予了在战火硝烟中的人们麻醉剂一般的心灵安慰。同样饱受战争摧残的中国,也在歌舞片中寻求着心灵的避难所,从1931年第一部有声片开始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歌舞片得到了全速发展,同时发展出了符合中国观众观看习惯的歌舞片类型——歌唱片。 新中国成立初期,真正意义上的歌舞片开始得到发展。1949至1966年期间,歌舞片开始以丰富的样式出现,歌剧片、舞剧片、歌舞片等等类型出现在了中国的大银幕上。新中国歌舞片带有这个这个时代所具有的强烈的政治色彩,这和解放前的歌舞片以及好莱坞歌舞片有了很大的区别。新中国歌舞片接纳了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艺观,歌舞片从原来以娱乐观众为主的目的转变为符合政治要求、强化人民意志具有现实意义和教化功能的影片类型。 1965年初,上海《文汇报》刊出姚文元执笔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的序幕已然拉开。经过“两个批示”,对《林家铺子》、《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三部影片的批判,到1966年批《二月纲要》,批《三家村札记》与《燕山夜话》,至1966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发表《林彪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记要》,文化大革命在文艺界已正式开始。 文化大革命初期,各派忙于政治斗争,无暇顾及电影业发展。1966年至1970年,中国电影银幕上一片空白。1968年5月23日,上海音乐学院的于会泳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让文艺界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1969年,由姚文元亲自改定的一篇《红旗》杂志11月号文章,正式规定了“三突出原则”。1968年夏,军宣队、工宣队进入各个电影制片厂,各厂按照“三结合”的原则成立革命委员会,各个电影制片厂在“中央文革”的领导下恢复工作。1968年秋,中共中央和“中央文革”做出决定,有计划的将1964年举行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中的“样板戏”拍摄成电影搬上大银幕。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电影的产量极低,歌舞片在这一时期完全淡出了中国观众的视野。 文化大革命结束,新中国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同样,中国电影也迈入了新阶段。 改革开放后,歌舞片逐渐趋于衰退,尽管1988年田壮壮导演的《摇滚青年》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了轰动,但并没有带领中国电影的歌舞片的复苏。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歌舞片是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的一个阶段。 新时期以来,中国歌舞片开始出现复苏迹象,《精舞门》(2008)、《斗爱》(2009)《高兴》(2009)《像鸡毛一样飞》(2002)等歌舞片开始在电影市场中出现。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业发展迅速,中国电影类型化趋势明显,但歌舞片的发展依旧相对缓慢。 歌舞片伴随着有声片的产生而兴起,在大时代中变化。歌舞片的变化一方面也折射出社会环境的改变。 本文将通过将中国歌舞片分段来展现自1931以年来中国歌舞片的变化,通过对于不同时期中国歌舞片特点的梳理,整理中国歌舞片的脉络,探讨中国歌舞片的发展,并对中国歌舞片未来的走向提出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951.2;J9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春霞;;失语:歌舞片在中国类型化影片中的走向[J];当代电影;2010年02期

2 吴桂华;;《红磨坊》:引领歌舞片的风潮[J];电影文学;2010年15期

3 王绍军;;试论“样板戏”的音乐剧倾向[J];戏曲研究;2008年01期

4 戴·波代尔,宫竺峰;电影中的声音[J];世界电影;1984年01期



本文编号:2440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440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0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