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后危机时期湖南县域经济发展与银行县支行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14-07-12 17:28

  县支行处于业务经营的最前线,县支行业务发展可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股改前不良贷款的剥离和划转阶段。第二阶段股改后大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后危机时期发展阶段。08年金融危机后,县域经济应对金融危机加大了经济转型的力度,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做好了我国产业转移的准备,迎接沿海产业迁徙到中部地区,加强了招商引资的力度,尤其是省直管县后,加强了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县域经济涌现出一批有实力产业集群的企业。县域经济的发展举措和快速增长为县支行授信业务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县支行为了做大做强,首先做大“蛋糕”,即做大资产规模;其次是做好“蛋糕”,即提升发展质量和长远竟争力,最后是分好“蛋糕”即提高县支行的差异化的考核力度,让县支行员工分享发展成果,激发员工积极性。
   一、大力发展对公授信业务,实行差异化政策
   1、发展县支行对公授信业务的前提条件。无论是县域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还是工农中建四大行县级金融机构对公授信目前在所占的市场份额看,对公授信业务是有巨大发展空间的,但是,所有的县支行发展对公授信业务除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如经济特色、行业优势、信用环境)以外,本身还需具备基本的前提条件,这些基本前提条件应包括:一是建立精细化经营的管控模式。对公授信不能走大公授信的模式,按照中小企业审批模式,通过情景分析,对结算、现金流的控制以及对银行的贡献,加强管控,提高对客户的管理能力。要有一支至少配备2-3名专职公司客户经理,且持有从业资格证书的公司业务团队。二级分行有一支风险意识强,管控到位,能守住风险底线的风险管理团队。二是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和银行的发展规划,建立县支行对公授信业务的规划目标和考核机制。三是二级分行的相关职能部门能及时地对县支行进行政策信息传导,提供有效地指导、培训,以及其他相关配套条件,充分地与省分行进行有效对接。
   2、授信风险偏好的调整。县级机构对公授信业务虽是支行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但对公授信政策的整体架构是健康的,对县域经济,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省行制定了针对各地市的地区授信指引,但没有细化到县域,政策还有不匹配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授信政策进行调整,以适应县域经济特色,使银行的授信政策更有针对性,更加体现出省行差异性支持县级机构业务发展的思路。根据县域经济特色和产业化程度,我们可将所有的县级机构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县域经济总量较大,GDP已过百亿或接近百亿,县域经济已形成鲜明特色,有一批行业内的优势企业,且基本处于“3+5”的经济圈内。此类县是授信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个金和公司授信并重。第二类是县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但有一些重点公司客户和个贷客户,重点支持这类客户以及上下游客户。第三类是县域经济缺乏特色,又无重点客户的县。这些县重点发展个金业务,在现阶段虽不是银行公司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对其的对公授信业务,则按照授信基本原则去做,条件成熟一个做一个。
   3、产业集群+“信贷工厂”模式,推动对公授信的发展。湖南中小企业的发展都呈现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在这些集群区域内,除少数大型核心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围绕某种产品形成分工网络,彼此间的关联度随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加强。集群内中小企业表现出如此强劲的生命力,背后必有金融的巨大推动力。各金融机构采取不同的中小企业支持模式。中国银行用“信贷工厂”新模式支持中小企业。我省3+5城市群的地市中小企业占74.9%。“信贷工厂”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抓“一圈两链”(商圈、供应链、销售链)。寻找可以批量营销、批量复制的商户集群。所谓“一圈”,就是在那些存续期长、辐射范围广、出租率高、客流旺盛的商圈中,寻找商户集群营销;所谓“两链”,就是在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大型、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供应链和销售链上选择小微企业营销。二是抓产品创新。对不同企业提供其特色的产品,如“联贷联保”、“供应链融资”、“循环额度”、“仓单质押”、贸易融资、保函、保理等产品。新产品对于有出口结算需求的中小企业来说,针对中小企业贸易金融业务关联度较高的特点,中国银行为其制定了个性化全面服务方案,将贷款、国际、国内结算等产品整合在一起,推出包括便利存款、灵活贷款、快速结算多个类别等一揽子金融服务,笔耕文化传播,除此之外,针对中小企业抵质押不足值的特点,也为围绕大客户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推出了应收账款、订单融资等服务,通过大客户有效控制现金流的方式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金融机构的风险成本。三是抓县域地方特色经济。围绕机械、贵金属 转贴于 http://

本文编号:3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7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