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的实证心理学研究:存在、涵义、分类及效应
随着实验哲学与实验伦理学的兴起,美德这一富含心理意义哲学问题得到了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对美德是否存在的问题,美德伦理学家和情境主义者颇多论辩。本文提出美德心理学的几个主要理论问题,并试图用实证方法回答之。这几个问题分别是:第一,美德作为一个构念是否存在?第二,美德究竟是什么?第三,美德究竟可以如何分类且如何随着时间变化?第四,美德是否有着伦理、经济和社会的价值?本文通过11个研究来探讨这些问题。综合运用实验室实验、情境实验、问卷调查、结构化访谈、社会网络分析与大数据等诸多研究方法,我们发现: 第一,情境对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影响没有我们想象的强,这为美德的实在性提供基础。即使美德事实上不存在,它也一定存在于我们的认识上。这种道德信念出现于其他认知活动之始,,影响着人类的道德和法律判断,同时也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第二,在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美德时,人们依据的是行为的效价以及行为主体的思维特征。具体而言,在民众心理学水平上,人们认为用直觉做好事的人是最有美德的人,而审慎思考做好事的人次之,审慎思考做坏事的人再次之,直觉做坏事的人最没有美德。同时,本体论上的美德却表现在交流性的不同上,罪犯的交流性小于普通人,而其能动性却大于普通人。 第三,无论是基于词汇学假设的因素分析,还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社会网络聚类,都无法满意地区分美德的维度,这是由于美德的整合性所致。时代变迁使得不同的时代强调不同的美德,而人们的认识可能落后于时代的强调,因此造成道德滑坡的误解。 第四,美德至少是幸福的充分条件,做善事可以创造幸福感。同时,作为一种道德资本,美德也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在遭受到不同的道德提升和道德贬损后,一个组织的网络形态会发生变化。 综合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了美德(或者是广义上人格)的二阶段模型,并据此提出美德教育的理念。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
【目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海明;观察和实验:伦理学的证实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赵永刚;吕耀怀;;美德伦理学与情境主义:论品格特征的实在性[J];道德与文明;2009年04期
3 亓奎言;;“科学地”解读康德伦理学——神经伦理学的视角[J];道德与文明;2011年06期
4 喻丰;彭凯平;;从心理学视角看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之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喻丰;彭凯平;韩婷婷;柏阳;柴方圆;;伦理美德的社会及人格心理学分析:道德特质的意义、困惑及解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秋石;;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J];求是;2012年01期
7 万俊人;;美德伦理的现代意义——以麦金太尔的美德理论为中心[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5期
本文编号:159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159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