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市政破产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美国市政破产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自美国杰佛逊县、斯托克顿市、底特律等地方政府相继因陷入财政困境而引发破产危机,美国的地方政府破产制度逐渐引起国人的注意。美国的地方政府破产制度,主要是指美国联邦破产法典第九章的市政债务重整制度。它不是破产清算机制,而类似于破产重整机制,适用于陷入财务困境的州(不含)以下的地方政府或适格的市政法人。美国的市政破产机制是一种针对濒临破产边缘的市政债务人提供的最后的救济措施,是一种法定的事后的债务清理机制,也是一种帮助市政债务人获得重生机会的法定机制。而随着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其申请数量及申请主体的负债数额不断刷新。在我国当前面临严重地方债务问题的情况下,多数学者关注短期的有效解决机制,或事前的预防机制,本文试图借鉴美国的地方政府破产机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针对地方债务问题的法定的事后的债务清理机制。地方政府面临债务问题将越来越常见,或因运营管理不善等人为可控因素,或因自然灾害、抑或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之影响等不可控因素。而事前预防机制总有防不住的时候,美国在这方面比我们完善,但仍然无法摆脱陷入困境的情形出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最后的救济机制,而且破产的预防机制及破产的免责功能,也能为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调整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基石。全文包括绪论和四章主要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美国地方政府破产制度概述,包括立法及修正史、立法目的;第二章重点介绍美国市政破产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主体适格、申请条件、调整计划,以及在市政破产制度中的几方关键主体,主要为市政债务人与债权人,还有州政府、法院;第三章结合实践案例详细介绍这些主要内容,并通过加州Orange County破产案的过程及之后发展,展示美国市政破产制度的实践效果;第四章分析我国地方债务状况及破产的可能性,以及目前的事后解决机制的欠缺,并提出我国建立市政债务清理机制的具体建议。本文通过对美国的地方政府破产机制的介绍及其案例实践展示,探讨市政破产制度的价值功能,并结合台湾的的立法经验和我国的国情,提出我国应建立政府债务清理机制,并提出初步的立法构想。
【关键词】:市政破产 地方政府 债务清理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91.92;D97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绪论12-15
- 一、引言12
- 二、选题意义12-15
- 第一章 美国市政破产制度概述15-22
- 第一节 美国市政破产制度的立法史15-19
- 一、1934年市政破产立法及废止15-17
- 二、1937年市政破产立法及修正17-18
- 三、1976年市政破产立法及修正18-19
- 第二节 美国市政破产制度的立法目的19-22
- 第二章 美国市政破产制度的主要内容22-38
- 第一节 适格主体22-24
- 一、法律实体22
- 二、市政法人22-24
- 第二节 申请条件24-31
- 一、先决条件24-27
- 二、破产原因27-28
- 三、主观要件28-29
- 四、协商要求29-31
- 第三节 调整计划31-34
- 一、调整计划的提出31-32
- 二、调整计划的接受通过32-33
- 三、调整计划的批准33-34
- 第四节 几个关键主体34-38
- 一、市政债务人34-35
- 二、债权人35
- 三、州政府35-36
- 四、法院36-38
- 第三章 美国市政破产制度的实践——以加州Orange County破产案为例38-46
- 第一节 Orange County破产案40-44
- 一、Orange County破产案概况40-41
- 二、Orange County破产重整41-42
- 三、Orange County走出破产之后42-44
- 第二节 市政破产申请的利与弊44-46
- 一、有利之处44-45
- 二、主要风险45-46
- 第四章 美国市政破产制度对我国的启示46-55
-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及事后解决机制46-50
-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46-47
- 二、我国地方政府破产可能性分析47-48
- 三、现存的事后解决机制48-50
- 第二节 地方政府破产的理论分析50-51
- 一、公法人之破产能力50-51
- 二、破产之免责与预防功能51
- 第三节 美国市政破产制度对我国的启示51-55
- 一、程序选择52
- 二、适格主体52
- 三、申请原因52-53
- 四、申请要件53
- 五、管辖受理53-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利军,李艳丽,李静宁,李素英;非法人破产制度在构建企业信用中的独特作用[J];经济论坛;2002年19期
2 林光松;对构建和完善我国破产制度的若干建议[J];福建金融;2003年04期
3 王平生;试论我国消费者破产制度的建立[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陈小杰;;浅谈如何完善现有的公司破产制度[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09期
5 殷国风;试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破产制度[J];政法论坛;1985年05期
6 唐玉莲;;制约破产制度有效实施的六种外部因素[J];学习与实践;1997年08期
7 王周来,张红;破产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环境分析[J];财贸研究;1998年05期
8 李东明;对实施我国破产制度的思索[J];河南省情与统计;1998年04期
9 赵德淳;析我国实施破产制度的三大误区[J];当代法学;1999年01期
10 冯林;市场经济呼唤统一的破产制度[J];中国律师;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慧娟;;浅议我国消费者破产制度的建构[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2 张世君;;国外破产制度的晚近发展及对我国金融破产立法的启示——以金融风险防范为视角[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3 宋红松;;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破产制度的构想[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靓;金融业:机构破产制度亟待建立[N];经理日报;2008年
2 刘丽靓;金融机构破产制度亟待建立[N];证券日报;2008年
3 刘杰;金融机构破产制度亟待出台[N];北京商报;2008年
4 课题组成员 戴龙军 赵江涛 陈晴 王文海 郑益康;发挥破产制度功能 完善企业市场退出机制[N];人民法院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许梅;完善破产制度 老板不用跑路[N];浙江法制报;2014年
6 黄嵩;破产制度欠缺条件下的德隆困境[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潘晓娟;金融机构破产制度亟待出台[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8 记者 李涛;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应分业制定[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9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红一;银行破产制度应重视存款人保护[N];检察日报;2014年
10 记者 袁蓉君;世行对中国国企破产提出政策建议[N];金融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殷慧芬;消费者破产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扬;实质合并破产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张志芳;美国市政破产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D];厦门大学;2014年
3 宋宁宁;家庭破产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廖显堂;设立我国遗产破产制度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5 赵建聪;构建强制破产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王锦;消费者破产制度之路径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7 李庆国;论我国商业银行破产制度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许展诚;基金会法人破产能力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煜文;论我国遗产破产制度的构建[D];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
10 佘锋月;民国破产制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34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03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