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治研究的方式
本文关键词:论法治研究的方式
【摘要】:国内法治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再研究亦非常重要。文章认为,法治研究在当代中国有三种方式,一是扬弃方式,通过重述或比较的方式研究西方法治理论;二是历史方式,研究法治理论在古代中西方世界的发展以及在近代中国的生长历程;三是理论方式,从法治概念、标准、意义、路径、思维、理论体系等方面入手,建构立基于中国的法治理论体系。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治研究 扬弃方式 历史方式 理论方式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自晚清始,法治被引介入中国,便在此逐渐生根发芽,成为国人矢志不渝的追求1。正因为法治是国人面对西方“侵略”而选择的“救亡图存”的工具之一,它在中国的命运便带有浓重的使命色彩。国人期待法治能给中国带来富强与文明[1]。因而,国人对法治的研究,在法治征服国人时,即是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尔恕;;试论美国宪法制定的法治渊源——英国的法治传统及其在北美殖民地的保留[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2 张祥浩;古代的德治、法治及其现实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石友琴;;论哈耶克法治理念及对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4 郝铁川;“性善论”对中国法治的若干消极影响[J];法学评论;2001年02期
5 苏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一个制定法的透视[J];法学评论;2001年03期
6 李步云,黎青;从“法制”到“法治” 二十年改一字——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26)[J];法学;1999年07期
7 潘丽霞;高长思;陈亮;;传统文化对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内在限定[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8 莫于川;;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标准问题研究———兼论我国法制良善化、精细化发展的时代任务[J];法学杂志;2013年06期
9 武树臣;法家法治思想的再评判——兼与杨师群同志商榷[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10 张进铭;高雪萍;;自发秩序与建构秩序的相容性——以哈耶克法治理论为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志友;马珊;;论法治的人性基础——兼论中西人性观对法治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徐卫;;罗马遗产信托及其法学思考与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刘光华;;论跨国竞争关系的多元化法律调控机制——关于中国温州烟具协会应对欧盟CR法案和欧盟打火机反倾销案的经验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4 刘国庆;;关于刑诉中法官调查权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雷安军;;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合法性问题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何承斌;;试论人权的刑法保障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周少元;法治的核心是宪治[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9 殷艳梅;;我国刑事诉讼中当事人权益保障探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李春火;农村法治建设亟需法治精神的培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康娜;;我国离婚法律制度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当下使命(初稿)[A];“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三辑)[C];2008年
5 刘金国;彭钊;;以权利制约权力——法治语境下的反腐败[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6 简乐伟;;国际世界城市建设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以法治经验为视角[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王敏志;翁国民;;社会自治组织之生成及我国相关立法之完善——以贸易救济中的行业协会为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8 廖才林;;循环经济立法的若干法理研究[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9 兰元富;;由修宪而来的宪政反思[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赵玉增;;从主体视角看法律思维对法治建设的意义[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骏;论美国纵向限制法律规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9 曹和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宋旭恒;环境权主体理论的理性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董e,
本文编号:1035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03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