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潜规则的法理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8 09:26

  本文关键词:潜规则的法理学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潜规则 法治社会 非正式制度


【摘要】:“潜规则”目前已成为社会上引用度最高的一个词汇之一,其表达和描述的意境得到人们高度认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热门话题。潜规则通常隐蔽于显规则之下,却成为大家广为接受的一种行为准则。它存在于社会各行各业,具有强大传染能力和生存能力,不但让法律规则虚置,还架空了法律法规的权威,给法制建设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腐蚀和侵害。潜规则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在某种程度上代替法律以及其他正式规则实际支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所以这个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广泛的引用。 现在,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求国家的政治活动、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运作都应当依照法律进行,不受其他意志的干预。法治即是法对社会的规范化管理,但是在实践生活中,却普遍存在并实际发挥效用的潜规则,并且有着惊人生存能力和传播速度,它滋生腐败、影响法律权威、败坏社会风气,严重干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潜规则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潜规则如何对法制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探究在我国现阶段如何应对潜规则现象。因为潜规则的产生和盛行具有复杂的社会背景,而它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法律,所以本文在研究的方法上,将综合运用法理学、社会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对潜规则进行剖析。本文首先对潜规则的定义进行多学科的概念分析,并结合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标准给出一个法学视角下的潜规则定义,然后从学理、文化、制度层面对潜规则盛行的原因进行分析,接着总结潜规则对法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对潜规则的治理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对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礼强;民俗与民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陈叶茂;依法执政与“潜规则”[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唐莹莹,陈星言;从法律的视角看“潜规则”[J];法律适用;2005年05期

4 骆定进;;论诉讼中潜规则之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5 陈仲;;“潜规则”的法理学分析[J];消费导刊;2009年07期

6 易军;;基层社会对国家法律实践的四种态度——以关系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为背景[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张杨;;从民主参与理论看人情社会中的媒体潜规则[J];青年记者;2011年20期

8 崔杰;;提升公民法律意识之我见[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12期

9 周旺生;论法之难行之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3期

10 朱力;;关于社会失范机制的探讨[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潘雪江;潜规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奕;潜规则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董庆;法律规范失效的原因及其消解[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军;法治社会潜规则成因探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刘雯雯;转型期我国社会生活中的潜规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56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156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d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