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律》伦理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明律》伦理思想研究
【摘要】:明朝(1368年-1644年)是由出生草莽阶层的朱元璋建立的,是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在明朝历代皇帝统治期间,政治上深受前朝的影响。明朝在建国之初汲取唐宋等前朝的立法和司法经验,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封建统治的律法,本文所要探讨的《大明律》就属于其中之一。《大明律》既是一部治国之经典律法,又是一部深刻反映封建社会道德意识形态的律法,蕴含丰富的伦理思想。本文希望通过对《大明律》的伦理思想进行分析,更好地诠释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道德体系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借鉴。 文章主要从明代的社会背景出发,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着手,阐述《大明律》中所蕴含的伦理思想。在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评价,吸收其中的精华,指出其中的不足。最后回归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重点阐述《大明律》中伦理思想给当代法治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阐述《大明律》的立法背景。律法是时代的产物,,笔者将从人伦关系的角度分析《大明律》颁布过程中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状况。二、分析《大明律》中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古代律法条文之间渗透着政治、道德的内容。法律与道德之间有着良好的互动,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封建等级伦理思想,对孝道的提倡,对人权的重视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都在律法中得以充分体现。三、分析《大明律》伦理思想的特点。首先,《大明律》具有礼法结合的特点。其次,《大明律》体现儒家“宽猛相济”和“以民为本”的伦理思想的特点。律法的制定是为了维护封建秩序,惩罚犯罪,保护百姓和王朝的利益。对罪犯的处罚需要把握良好的度,从而达到预防犯罪和保护百姓的目的。四、主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析《大明律》伦理思想。五、阐述《大明律》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这部分主要从立法,司法,执法与普法四个方面着手,结合《大明律》伦理思想给现代社会的启示与借鉴,吸收其中精华来指导现代法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09.2;B82-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J];天中学刊;2005年01期
2 徐晓庄;《大明律》论[J];天中学刊;2001年S1期
3 杨一帆;《大明律》修订始末考[J];政法论坛;1990年02期
4 刘广安;明朝的皇权与立法[J];法学;1998年05期
5 陈戍国;《大明律》与明代礼制以及相关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俞美玉;;刘基与《大明律》刍议[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杨一凡;洪武三十年《大明律》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年05期
8 李琳琦;略论朱元璋的立法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9 高艳林;;《大明律》对朝鲜王朝法律制度的影响[J];求是学刊;2009年04期
10 徐晓庄;;《大明律》与中华法系“自首”制度[J];天中学刊;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承恩;;历代法律的承继是方孔圆形铸币制式得以维系的根本原因[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2 范德;邓国亮;;《大明令》——初社会立法的工具[A];明史研究论丛(第八辑)——明代诏令文书研究专辑[C];2010年
3 余玉花;;瞿秋白伦理思想探微[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4 斯仁;王晶;;中国少数民族伦理学研究30年——以蒙古族为例[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唐凯麟;王泽应;;毛泽东伦理思想论要[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6 马平;;回商伦理思想及其他[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7 李志鸿;林国平;;规训与惩罚——雷神崇拜与中国传统社会[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毛寿龙;;加入WTO与中国政府治道变革的进程[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9 薛静;;董必武法学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法学教育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10 马岭;;依法行政的层次性[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殿芝;古代帝王与法[N];中国档案报;2002年
2 晓苏;依法惩治腐败分子[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3 刘道纪;慎提“大义灭亲”[N];检察日报;2010年
4 睡龙先生;当法律与道德相遭遇[N];法制日报;2009年
5 崔海容;历史上惩治贪官的若干做法(上)[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年
6 俞荣根;完善法律体系“非一日之功”[N];法制日报;2011年
7 何宁生;中国古代促官学法的措施及借鉴[N];光明日报;2002年
8 庾晋;我国古代的消防智慧[N];北京日报;2004年
9 何宁生;简论中国古代对官吏的法律素质要求[N];光明日报;2002年
10 苗鸣宇;古代复仇行为与法律调整[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丽;中国古代刑法特色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凡;明代家产继承与争讼[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D];清华大学;2004年
4 唐建文;周恩来外交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玉明;明代公罪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6 周宇;天下为公[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文波;王安石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yN;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焦泽阳;中国传统伦理与古代都城形态礼制特征的历史演进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林华;《大明律》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林起安;明代礼制与《大明律》关系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蔡玫;《大明律》与《公事方御定书》法律思想比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黄超;明代的赎律与赎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秋方;论中国古代“令”的变迁、性质及其地位[D];苏州大学;2011年
6 张昀珠;官、民与法:明代社会司法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周朗生;戴震伦理思想管窥[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亚芳;论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伦理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唐水桥;论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及其现实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宋玖林;杨昌济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66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166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