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习惯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土族习惯法研究
【摘要】:习惯法作为人类社会最初始的社会生存规范,为人类法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最原始的动力,并为国家制定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无以伦比的生命力和社会控制力。但是,习惯法的存在并不是以国家为前提,其在人类存在之初,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更迭、延续而发展、更迭、延续、。我国作为多元民族文化的综合体,在人为规范中的秩序治理与我国多元民族文化事实自然秩序的重建出现的隔阂与摩擦,是我国在当下法治进程中必然要解决的问题,多元民族文化意味着多元的民族习惯法存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习惯法文化,我们在未来的法治建设中必须注重对于习惯法的态度。土族作为我国西北特有的少数民族的一支,其习惯法是土族人在长久的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涉及土族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维持着土族社会的内部秩序和土族人的民族整体利益及其发展。二十世纪以后,随着民族学的发展,学者们对于土族的研究有了一定的重视,并且有关土族习惯法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相比较其它的少数民族而言,略显单薄。本文试图在通过阅读前人智慧结晶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土族各方面习惯法的理论知识。通过认真分析和思考,以土族的历史和文化作为文章的开端,探索存在于土族鲜活的社会内部秩序以及土族社会现实存在的各个方面的习惯法的性质、功能以及其发展趋势,挖掘出土族习惯法内在的本质特点和价值。让土族习惯法在当今的法治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探寻国家法与土族习惯法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我们以一种更加理性而又长远的眼光来对待土族习惯法的存在,这种跨越时空的叙述,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叙述中可能会有些误差,希望可以得到指正。这篇论文的正文部分主要由导论、第一章至第四章组成。在导论部分笔者将主要叙述研究土族习惯法的缘起、研究的意义及目前国内外对于土族习惯法研究的现状等一些具体内容。第一章的内容是土族习惯法的生存环境和发挥作用的空间,主要从土族的经济环境和地理环境以及土族的传统文化环境和宗教环境出发,探索土族习惯法产生的主客观环境。第二章土族习惯法的内容,全面梳理土族社会的社会组织习惯法、婚姻家庭习惯法、宗教信仰习惯法、丧葬习惯法的内容,并且详尽阐述这些习惯法的具体内容。第三章土族习惯法的特点和功能,通过上述对土族社会内部习惯法的阐述,对土族习惯法的特点和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章土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互动,首先是确定一个鲜明的对于土族习惯法的立场,然后概述土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最后是思考国家法与土族习惯法之间的整合,在尊重土族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对土族习惯法进行引导式的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0.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秀兰;浅谈市场经济对妇女在家庭婚姻方面的影响[J];石油政工研究;2001年03期
2 李相兴;婚姻家庭形态学浅论[J];学术探索;2002年06期
3 陈燕萍;;论婚姻家庭权的伦理内涵与法律规制[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李小英;;家庭 婚姻 幸福——浅析家庭文化建设[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06期
5 李秀华;社会性别与婚姻暴力实证研究[J];法学杂志;2005年02期
6 马小真;;婚姻分析师,,你的婚姻我做主?[J];观察与思考;2006年23期
7 白秀艳;;论婚姻无效制度[J];刊授党校;2006年Z2期
8 邱德祥;;婚姻家庭案件审理中的情、理、法、法官[J];法制与社会;2006年21期
9 张瑞发;;家庭防毒戒毒和婚姻的浅探[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4期
10 李晴;;论我国女性婚姻家庭中的平等权益[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向东;;战后日本婚姻家庭的变化[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2 姜乾金;;和谐婚姻=“爱”+“适应”——压力系统模型的和谐婚姻宣传指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金石;;论财产占有与婚姻家庭的演变[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4 韦国民;;试论布依族婚姻家庭状况及其发展趋势[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5 辛nr;;从关键词和流行语看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婚姻家庭的变化[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周宗贤;;残存在壮族社会中的原始婚姻家庭形态[A];民族学研究第五辑[C];1983年
7 樊雅丽;;沟通与和谐——性在婚姻中的伦理探究[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8 刘雪梅;;我国女性婚姻质量的提高与法律的关系[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郭璇;;论中国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地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常岚;;西南地区婚姻挤压现象分析[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欣;婚姻“保鲜”须循规[N];保健时报;2005年
2 作家 毕淑敏;婚姻也需要学习[N];中国妇女报;2001年
3 记者 邵昕;婚姻“生病”了 到哪去治疗[N];长春日报;2006年
4 本版编辑 王淑君 张司契 茉芮·傅瑞里 陈建锋 编译;家庭“冲击波”[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沈仕卫;我省首期婚姻家庭指导培训班结业[N];贵州日报;2006年
6 沈燕玲邋王毅红;首批婚姻家庭咨询师持证上岗[N];解放军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徐蓓;也为“婚姻医生”号号脉[N];解放日报;2006年
8 陆铁琳;婚姻家庭指导师不是“说客”[N];健康报;2006年
9 赵秀娟;安徽首批“婚姻家庭医生”持证上岗[N];中国社会报;2006年
10 王源;婚姻磨合有讲究[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婧;革命根据地女性婚姻家庭财产权研究(1937-1949)[D];山西大学;2015年
2 黄霜;华裔美国人的异族婚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龚恒超;接续传统与时代嬗变[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金眉;唐代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初论——兼与西方比较[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5 王跃生;1930-1990: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刘世风;索玛花的叙事[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江南;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赵万智;存“异”求“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烨;当代中国婚姻责任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2 刘嘉宝;民国以来雷公山地区苗族婚姻习惯法传承与变迁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3 王韵;独龙族传统婚姻家庭道德生活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4 赵越;《民国民律草案》女性婚姻继承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王佩恩;新疆阿西尔乡达斡尔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变迁[D];石河子大学;2015年
6 梁娟;大学生成人依恋、核心自我评价和婚姻期待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瑞生;晋西北革命根据地乡村女性婚姻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8 崔志琳;《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夫妻房产归属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9 王斐;妇救会在两性婚姻变革中的角色[D];山西大学;2015年
10 冯婷婷;虚假身份登记结婚的法律效力[D];辽宁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71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17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