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会矫正行刑制度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日本社会矫正行刑制度及其启示
【摘要】:社会矫正行刑与设施内行刑相对,是将受刑人置于社会生活中,在执行主体的管理与社会主体的帮助下进行犯罪矫治的一种刑罚执行模式。日本社会矫正行刑开展较早,行刑理念先进、法律体系完整并呈现出鲜明的国情特色。本文以日本社会矫正行刑制度为对象加以介绍,希望将其有益经验本土化,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
【基金】:吉林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吉林省社区矫正实施问题研究”(项目号:2014B16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31.3
【正文快照】: 人类行刑制度的演进经过了漫长的历程。近代以来,设施内行刑一度成为各国主要的刑罚执行模式,在报应论为主导的刑罚目的支配下发挥着惩罚犯罪人的功能;直至19世纪末,随着目的刑与教育刑思想的兴起,预防犯罪演化为刑罚执行的目的,刑罚执行开始重视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在这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淼;日本近代刑法变革简述[J];东北亚论坛;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朝平;;从立法的角度论中国保安处分制度的建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阮露玫;;恢复性司法视野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取保候审适用初探[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蔡桂生;;论我国未成年犯保护处分的规范化[J];法治论坛;2008年01期
4 甘渭花;;中、日、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前程序之比较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5 宋莹;;“优势视角”理论在“寓教于审”工作中的应用——以残疾未成年犯为视角[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3期
6 宋远升;;隐私权视角下的涉罪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06期
7 刘磊;;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新思维与再修改——解读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草案)中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01期
8 张培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社会调查制度之运行困境与出路——以调查程序启动的强制性为落脚点[J];法治论坛;2013年01期
9 金梦露;;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完善[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8期
10 蔡世葵;孙麒;;比较法视野下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之程序完善[J];法治论坛;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培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社会调查制度之运行困境与出路——以调查程序启动的强制性为落脚点[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2 陈盎然;陈琳;宁佳;;在公开与不公开之间——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有限度公开审理制度的完善[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盛长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曾康;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苏明月;日本保护观察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唐大宇;刑事司法多元发展的示范与契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张小霞;行政犯理论的犯罪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张璇;中国少年司法制度建构的相关问题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王广聪;少年刑事司法社会调查程序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8 李国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晖;我国刑事诉讼管辖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秦靖;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与犯罪预防策略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姜兆伟;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制度之完善[D];吉林大学;2011年
4 花海涛;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颖;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马晓煜;少年司法“社会调查制度”之探索[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江洲;量刑调查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刘海燕;论我国未成年犯非犯罪化处遇的实现途径[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李振华;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顾小琼;发展与困顿: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制度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稻子恒夫;李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国家与法[J];当代法学;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方辉;行刑制度改革之思考[J];中国司法;2002年01期
2 胡敬阳;;行刑制度的历史溯源和发展趋势[J];辽宁警专学报;2007年05期
3 张万军;赵友新;;中华传统行刑文化与行刑制度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赵红慧;我国监狱警戒度分类研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荣道福;社区矫正之价值探讨[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潘锡海;;“平和司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J];人民检察;2006年10期
7 金琳;;从心理学角度看社区矫正[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尹彦品;谢雯;;论社区矫正在河北之试行[J];河北法学;2007年06期
9 姬晓馨;;我国减刑假释中引入听证制度之必要性分析[J];知识经济;2009年07期
10 石泽中;论刑法中的立功[J];理论月刊;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志林;深化行刑制度改革实现监狱功能转化[N];人民代表报;2003年
,本文编号:1192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192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