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会议法律程序类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1 05:03

  本文关键词:会议法律程序类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会议程序 程序类型 法律程序 议事程序


【摘要】:受“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程序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大诉讼法。会议法律程序以参会主体时空的集合性、目标的特定性、目的的合意性、过程的辩论、协商、对话性等特征区别于其他法律程序。在行政程序领域,及时、高效的会议法律程序是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决策力的重要手段;在司法审判领域,公正、平等的庭审会议程序是维护社会正义、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中央权力运行方面,科学、合理的会议法律程序是权力顺利运行的保证。会议法律程序的研究应当是从会议的角度研究法律程序问题,从参会主体、程序议题、程序过程(程序启动、议题辩论、表决规则等)、法律责任等几个方面讨论会议法律程序的合法性、合理性问题。然而,生活中的会议法律程序活动纷繁复杂,利益关系多元,不利于统一研究。选取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利二元化、程序结构的复杂或单一、程序对应的会议属性、会议的务实与务虚等标准将会议法律程序区别开来研究或能比较客观的反映该类程序的性质与特征。尤其是以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利二元化为标准将会议法律程序区分成权力属性型会议法律程序、权利属性型会议法律程序、双权属性型会议法律程序等三个类别能很好的概括会议法律程序的属性,分析不同程序之特征,然后归纳程序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程序完善之建议。当然,以分类的方式对会议法律程序研究只能是基础性的研究,以此提出的价值追求与基本制度都只是基于现有的法律体系上的一种尝试,发现问题与提出解决建议则是基于法律文本的梳理与实践情况的反馈。将归纳与演绎两种法律逻辑运用到极致的目的在于揭开会议法律程序的面纱,并希冀在此立法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分类的方式重新审视会议及会议程序。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昕;程序经济的实证与比较分析[J];比较法研究;2001年04期

2 陈小文;程序正义的哲学基础[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3 姜明安;行政法基本原则新探[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周仲秋,王清;“多数原则”新解[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吴家清;21世纪我国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J];江汉论坛;2001年11期

6 李可;类型思维及其法学方法论意义——以传统抽象思维作为参照[J];金陵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7 伍光红;;侦查阶段的刑讯逼供及其控制——以结构主义为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8 黄捷;孟海燕;李晶淼;;地方行政会议法律程序研究[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9 陈瑞华;程序价值理论的四个模式[J];中外法学;1996年02期

10 张卫平;民事诉讼处分原则重述[J];现代法学;2001年06期



本文编号:1209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209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7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