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气候政策的国内根源论析
本文关键词:美国气候政策的国内根源论析
更多相关文章: 气候政策 美国 国内政治 党派分化 化石能源依赖 文化认同
【摘要】:自气候变化问题被提上国际政治日程之日起,表面上,美国历任总统对待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不尽相同,但从本质来看,美国的气候政策存在着连续性,一是任何减缓气候变化的国际努力都必须包括所有大的排放国,二是减缓气候变化决不能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其根源除了要保持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之外,更为根本的决定因素是美国的政治体制、资源禀赋及文化认同。在能源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之前,美国的立场在近期有根本转变的可能性不大。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分类号】:D971.2;P467
【正文快照】: 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拥有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无与伦比的政治影响力。然而,与美国的超强实力地位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以来,美国对国际环境合作日益冷漠甚至敌视,从拒绝《生物多样性公约》到退出《京都议定书》,在欧洲以及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卿;;论利益集团对美国气候政策制定的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03期
2 谭融;美国利益集团政治评析[J];南开学报;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王耀廷,王伟;试论江泽民的“大学外交”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聂向东;宋晓霞;;中美关系中美国国会的作用分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臧运祜;近现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黄梅英;;美国单边主义外交政策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2期
6 张学岩;冷战后美国新霸权主义的特点及根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7 於荣;;在自由与服务之间徘徊——冷战时期美国大学的学术研究与国家利益关系的历史考察[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8 仇烨;;2008年《纽约时报》头版涉华报道研究[J];今传媒;2012年02期
9 孙丽娟;;美国总统扩大外交权的主要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孙丽娟;;一战后美国总统与国会外交决策权的历史演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牛可;;早期冷战中美国的国家建设[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2 孙晨旭;;“伊朗门事件”与里根政府的尼加拉瓜政策[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3 于宏源;;美国气候体制与全球治理的二元互动研究二元互胡研究[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3 武文霞;英美城市变迁与政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卓;冷战两大阵营对抗的形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谭笑;“遏制”战略再审视:从卡特到布什—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1977.1-1991.12)[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王金强;国际海底资源分配与美国的政策选择[D];复旦大学;2011年
7 简涛洁;冷战后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8 王成娟;当代蒙古国外交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9 欧阳丽;信息化时代国际政治霸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任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决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鹤;中美慈善事业比较与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章璇;国际贸易协定遵守的监督与评估:美国的机制与实践[D];东华大学;2010年
3 徐岩;爱国主义存在的普遍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昊;后冷战时代美国政府外交决策中的媒体因素[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亚男;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理念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变革[D];吉林大学;2011年
6 湛艳梅;中国海洋基本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温刚;美国俄裔俄罗斯问题专家眼中的俄罗斯(2000-2008)[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韩巧;美国对外舆论对美国政治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锦锦;第480号公法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印度的粮食援助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静;美国军工复合体与传媒关系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萧俊明;文明的困惑——关于文明冲突论的断想[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肜;;论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认同与身份策略[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义;身体·国家·认同:民国中山装的文化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59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259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