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背景下中国法治的发展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7-12-16 07:27
本文关键词:风险社会背景下中国法治的发展与完善
【摘要】: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高风险时代,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社会风险成为事关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甚至人类社会发展命运的重要议题。在社会风险问题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各种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在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试图从法理的角度和风险社会基本理论出发,结合中国社会风险的现状,探索中国法治应如何回应风险社会带来的挑战。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又分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指明了当前风险问题已经关系到每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人类的生存安全。因此,对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是人类社会的现实需要。同时还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状况,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第一部分论述了风险社会的相关理论问题。本章从“风险”和“风险社会”的基本概念入手,分别从制度角度、文化角度,以及系统理论的角度对当前主流的风险社会理论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在新旧风险的比较中发现:人为风险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风险,并且其危害后果可能波及全球,现代风险的发生还与科技的应用密切相关,此外,风险社会还出现了一种新的风险——制度风险。然后本文又将这一理论与中国当前的社会风险现状相结合,进而发现由于中国受自身社会结构和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中国社会各领域都充满了风险,具体表现为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文化风险、社会风险,以及制度风险。显然,中国已经进入了社会转型的风险高发期。 第二部分论述了风险社会给中国法治带来的挑战。由于中国立法的确定性和滞后性与风险本身的不确定性和超前性相冲突,中国的行政应急法律体系不健全,罪责刑法的理论和政策已经不合时宜,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理念和实践还尚有欠缺,加上我国法律的滞后性给司法机关在运用法律处理纠纷时造成了适用困难,导致中国法律在应对各种预测不到的风险问题时,显得无所适从。进而得出:中国的传统法治理念(立法理念、治理理念、权利理念和责任理念)和法治实践(立法、行政、司法等)都面临着风险社会的严峻挑战。 第三部分论述了中国法治对风险社会的回应。不确定性的风险在给中国法治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为了能有效地抵御和化解风险,中国的法治理念及其实践要作出相应的变革和调整。法治理念方面,就是要变革中国传统落后的立法理念,,树立预防性的立法理念;摒弃传统的以政府为主的单一主体的治理理念,在全社会构建起多方参与的多元化复合治理理念;实现权利观念从注重个体的“自由”转向关注公共“安全”;还要引入风险归责原则来弥补中国传统的因果关系规则原则所造成的难以认定责任主体的缺陷。具体到法治实践中,就是要改变中国简单、不科学的立法政策,有效规范科学技术的应用,本着保护环境的目的,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立法政策;完善我国行政应急法制体系;实现罪责刑法向安全刑法的顺利过渡;进一步提升环境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针对环境纠纷,逐步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此外还要充分调动社会民间的力量,积极倡导社区保障和家庭保障,拓展我国社会保障的空间,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保障机制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保险机制以及社会、家庭和社区之间的民间救助机制三位一体的社会风险补救机制,以弥补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不足;司法机关要在司法权的合法运行范围内,充分发挥其司法能动性,妥善处理因风险问题引发的各种新型纠纷。只有这样,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中国才能顺利渡过风险社会,进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峰;田兴恒;;风险社会视域下我国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及立法指导[J];法制与社会;2011年15期
2 张旭;;风险社会的刑事政策方向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3 侯书和;张子礼;;风险社会中政府的安全责任及其制度保障[J];行政论坛;2011年03期
4 郝艳兵;;风险社会下的刑法价值观念及其立法实践[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07期
5 劳东燕;;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1295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29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