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法律信任危机与认知逻辑
本文关键词:谣言、法律信任危机与认知逻辑 出处:《法学评论》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谣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沟通,主要与信任或不信任的态度有关。由于现代法律系统的功能分化,现有制度装置很难使人们透彻认知法律,人们只能信任或不信任法律,这使谣言也可能滋生于法律领域。谣言是公众认知法律的二手信息,这些二手信息以对他人信任的信任作为传播机制。在谣言当中,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受相对独立并带有偏向性的情感的左右,有着特殊的稳定性与敏感性。公众在谣言中还往往将对法律的认知与判断处理成经典的道德叙事。由于谣言背后不信任背景的总体性以及不信任情绪的逆反性,我们应当以不信任作为前提性预设,并放开对法律的不信任表达,从而通过对不信任的制度化排除实现常态化的信任。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法学院;
【基金】: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度重点招标课题系列成果(项目编号:ADYQXCZD05) 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资助
【分类号】:D90-052
【正文快照】: 谣言滋生于信息匮乏的环境,并关涉到某种重要议题,是人们急于做出判断但又缺乏判断依据的产物。在当下中国,法律领域是谣言滋生的重要场域。现代法律系统的高度抽象性与复杂性大大超出了人们的直觉认知与传统法律意识所能把握的内涵,存在着难以克服的不透明性与风险性,而法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文星;;判决制度与司法公信力之研究——以行政诉讼为中心[J];法学杂志;2010年09期
2 郭春镇;;从“神话”到“鸡汤”——论转型期中国法律信任的建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3 陈洪杰;;现代性视野下司法的信任危机及其应对[J];法商研究;2014年04期
4 马新福;杨清望;;法律信任初论[J];河北法学;2006年08期
5 于建嵘;;有一种“抽象愤怒”[J];南风窗;2009年18期
6 郑成良,张英霞;论司法公信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郭哲;刘琛;;法律信任在中国——以比较的视角[J];学术论坛;2010年01期
8 刘国华;公丕潜;;论法律信任[J];行政与法;2012年11期
9 马荣春;;刑法司法公信力:从基础到进退[J];现代法学;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沈学习;张清湘;;生命价值的回归·历史文明的反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李琪;;试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8期
4 余吉生;论网络时代高校毕业生思想工作的着眼点[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姚其煌;李小兰;;知行合一: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逻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李海涛;陈泉;姚兆余;;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的信任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7 王智杰;左停;;风险社会下市场经济及农户生计困境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8 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张华东;;《共产党宣言》中的“脱域”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茅根红;陈志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从学;;《同情》:一种被忽略的现代性体验[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刘虹利;孟繁华;;感悟与发现——李一清的“乡村中国”[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窦亚平;;从全球化理论看太虚法师佛教改革[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文龙;王夏峥;;社会信任与社会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西安数据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贾海薇;;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治理变革的制度创新——基于广东探索的思考[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张扬金;;交汇口处的权力异化与矫正——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区务人员腐败透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10 郭小平;;“风险传播”研究的范式转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冯婧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中国法律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傅俩艳;探析我国民事再审事由[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申腾;日常政治视野下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行动探析:基于HB社区的个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晴辉;;对人民陪审制运行过程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2 童士清;社会信任结构论[J];财经科学;1999年04期
3 宋聚荣;张敬艳;;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司法公信力研究[J];中国司法;2007年02期
4 叶传星;法治的社会功能[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许娟;;法律何以能被信仰?——兼与法律信仰不可能论者商榷[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伍德志;;欲拒还迎:政治与法律关系的社会系统论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冯象;它没宪法[J];读书;2000年09期
8 李勇;;当前中国的法律信任及其养成[J];东岳论丛;2009年08期
9 谢遐龄;中国:现代化呼唤传统文化精神回归─—兼论中、西文化交融之前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10 胡桥;;中国判决理由的历史分析[J];法律方法;2007年0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谭京生邋于同志;[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奚晓明;[N];人民法院报;2008年
3 湖北经济学院院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忠梅;[N];人民法院报;2008年
本文编号:1315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315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