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与国际法治紧密相连
本文关键词:法治中国与国际法治紧密相连 出处:《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法治中国 国际法治 全面推进 重要讲话 依法治国 法治社会 依法行政 全球化 全球治理 精神实质
【摘要】:正2013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个重要讲话被法律界和法学界认为是关于法治中国和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的一次新的系统、全面和深入的论述。笔者认为,要准确把握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必须结合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以全球化的视野和国际法治的高度进行整体解读和认识,从而全面推进法治中国的宏伟方略和实践。
[Abstract]:On February 24th 2013,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resided over the 4th collective study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delivered an important speech on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rule of law, stressing the need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scientific legislation and strictly enforce the law." We must uphold the rule of law, govern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administer i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it according to law, and uphold the rule of law in a country and government ruled by law. This important speech is regarded by the legal and legal circles as a new system of ruling by law and creating a new situation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In order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essence of this important speech, we must combine the 18 political reports of the Party and interpret and understand the who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height of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s grand strategy and practic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分类号】:D920.0
【正文快照】: 2013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个重要讲话被法律界和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刚;;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的几点思考[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舒畅;;浅议社会发展之法律适应[J];民营科技;2011年08期
3 周林章;王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J];党史博采(理论);2011年07期
4 郭道晖;;正确把握“依法治国”的精神实质[J];人大工作通讯;1996年13期
5 蒋雪岩;试析和谐社会乃法治社会[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江泽民、李鹏、乔石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J];上海人大月刊;1996年06期
7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人大工作通讯;1998年01期
8 ;著名学者论依法治国(一)[J];法学;1996年10期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山东人大工作;1998年03期
10 李琪;;走依法治国之路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长生;;构建法治社会防腐体系[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2 崔敏;;注重体制创新 实现依法治国[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3 高勇年;张建智;;宪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重温董必武法学思想的若干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4 陈华一;;法治强国不畏难[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5 袁曙宏;;十六大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发展[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齐延平;;论法治社会中权力运行的底线道德与责任制度之关系[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世清;;和谐社会的法律特征及构建[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王华梅;;和谐社会的法治思想奠基人——董必武法治思想学习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9 张寒;;董必武法学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10 王永杰;;从实体法治到程序法治:我国依法治国的新进程[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童辰 王小妆;依法治国 普法工作待改进[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2 法学所 李林;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战略部署[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袁祥 王逸吟;成长中的法治中国[N];光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马兴宇 袁祥 王逸吟;成长中的法治中国[N];光明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陈小菁;开启法治中国崭新篇章[N];解放军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秦佩华 冀业 侯琳良;法律体系形成 法治中国提速[N];人民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廖文根;奠基法治中国[N];人民日报;2011年
8 本报驻基辅记者 朱冬传;法治中国:开放+13亿人的首创精神[N];法制日报;2008年
9 郑克文;依法治国结出的硕果[N];经济日报;2011年
10 嘉宾:李步云(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公平正义: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基石[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根强;江泽民法治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岩;转型时期中国法治特点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3 杨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轨迹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姜登峰;荀子人性法律思想新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刘和清;法与人类解放:马克思法制观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D];吉林大学;2009年
6 黄洪旺;我国公众立法参与的制度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王宝治;当代中国社会权力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焦应达;苏联法学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段凡;和谐社会建构的法权逻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钊;论法律意识视野中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张海娟;论我国依法治国的制度建设[D];东南大学;2005年
3 田宇;建国后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及其对法治进程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邵金波;地方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桥飞;彭真法制思想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陈明;法律实效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黄彬;国家法与苗族习惯法关系探析[D];贵州大学;2007年
8 韩国栋;论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文革;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浅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黄辉明;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律文化现代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31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3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