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行政诱惑取证中的政府引诱行为及其监督——以美国法的客观理论为借镜

发布时间:2018-01-25 22:42

  本文关键词: 行政诱惑取证 违法引诱行为 客观标准说 出处:《行政法学研究》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诱惑取证中,应当借鉴美国的客观标准说,注重规范政府的行为界限。行政调查取证有适用引诱行为之必要,可适用于调查具有连续性或者隐秘性的不法行为。但是引诱行为应遵守适当界限,如事前调查掌握行为人有可能违法的初步证据后,才能实施引诱;政府的引诱不得"蛮横",向公民施加过分压力。我国应严格约束引诱的适用范围,禁止"随机测试"的引诱方式,并排除以引诱行为作为前提的衍生证据。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soliciting evidence, we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objective standards of the United States, pay attention to standardiz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government's behavior, and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to obtain evidence in order to apply the act of inducement. It can be applied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illegal acts with continuity or secrecy. However, the inducement should abide by the proper limits, such as the preliminary evidence that the perpetrator may break the law before the inducement can be carried out; Our country should strictly restrict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emptation, prohibit the way of "random test", and exclude the derivative evidence based on the act of inducement.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行政调查中的诱惑取证研究”(项目编号:12YJC820110)的成果
【分类号】:D971.2
【正文快照】: 在我国,诱惑取证近年来获得了行政机关的青睐,但其“高风险性”也引起了社会的质疑。这里的高风险不仅仅是指卧底人身份暴露所带来的人身危险,更是指对被诱捕人造成的基本权利侵害风险。公民是在行政机关的影响下才实施行政不法行为,但是立法、司法对引诱行为的违法性不加检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邹荣;;“暗乘”取证的合法性研究——以上海“钓鱼执法”为例[J];东方法学;2009年06期

2 万毅;;违法诱惑侦查所获证据之证据能力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章剑生;;论行政处罚中当事人之协助[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龙宗智;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界限[J];法学研究;2002年04期

5 朱芒;;“行政行为违法性继承”的表现及其范围——从个案判决与成文法规范关系角度的探讨[J];中国法学;2010年03期

6 陈学权;;程序法视野中的诱惑侦查[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颖;;诱惑侦查合法性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潘高峰;;引诱性执法的原因、价值评判与规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王亚明;;行政调查取证的规制——上海“钓鱼执法”的不正当性再探[J];长白学刊;2011年01期

4 陈国华;论诱惑侦查的理论冲突及协调与控制[J];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5 许志;;关于诱惑侦查的法律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张建勇;王俊鸽;曹婧;;铁路检察机关收集渎职犯罪线索的方法研究[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8期

7 焦宝乾;;2010年度部门法方法论研究报告[J];法律方法;2011年00期

8 叶剑波;;论诱惑侦查所获证据的运用[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9 陈卫东;刘计划;张_";李大伟;;2002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3年01期

10 李学军;刘品新;彭霄;王佳;;2004年物证技术学与侦查学学术研究回顾[J];法学家;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桑本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个案研究:“钓鱼执法”与“后钓鱼时代”的执法困境[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伟;证券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4年

2 郭云忠;刑事诉讼谦抑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万毅;财产权与刑事诉讼[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建明;职务犯罪侦查措施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杨志刚;诱惑侦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王彬;论刑事搜查[D];四川大学;2007年

7 赵小芹;行政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杜丹;论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刘铭;诉讼事实与纠纷事实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程建;互动性行政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超;诱惑侦查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许磊;行政程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周欢秀;论行政诱惑调查[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姜青蓉;诱惑侦查在行政执法中运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詹仕钏;论诱惑侦查证据的法律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崔家超;论我国诱惑侦查制度的构建[D];安徽大学;2010年

7 顾娜;我国诱惑侦查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赫东;论当前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D];西北大学;2011年

9 刘志强;诱惑侦查的正当性、合法性及本土化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蔺勇;秘密侦查的法治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志;;关于诱惑侦查的法律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吴丹红,孙孝福;论诱惑侦查[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朱芒;;日本房屋征收制度的基本状况[J];法学;2007年08期

4 马跃;美、日有关诱惑侦查的法理及论争之概观[J];法学;1998年11期

5 ;沈希贤等182人诉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4年03期

6 沈玉忠;;诱惑侦查获得证据证明能力之探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吴宏耀;论我国诱饵侦查制度的立法建构[J];人民检察;2001年02期

8 梁晶蕊 ,王桦;违法诱惑侦查的法律后果探析[J];人民检察;2005年08期

9 王超,谭滨;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及其证明[J];政法论丛;2004年04期

10 宋英辉,吴宏耀;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及其程序保障[J];中国法学;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泽晟;;当前民营经济权益保护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从盐城建湖案与泰兴316省道拆迁公告案说起[J];公法研究;2005年02期

2 侯东喜;朱向东;;美国的隐私权制度[J];人大研究;2009年02期

3 ;7月1日起实施58部法律法规部分解读[J];工会博览;2005年14期

4 丁春毅;;构建法制社会中的司法审查[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5 谢雄军;;论我国资格罚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对策[J];湘潮(下半月);2011年07期

6 程婉琴;张铃;;法治功能对依法行政的要求[J];企业导报;2010年12期

7 陈静;;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裁判所的性质与功能[J];国土资源情报;2007年03期

8 ;警官信箱[J];公安月刊;1996年10期

9 宗盼;;英国的行政立法监督体制[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10 宗芳;;美国行政法中的报告制度概览[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先雄;;论现代行政之特点与优势对司法审查的影响——以美国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王贤玖;;“依法办事”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浅析董必武法学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3 张朝霞;;论地方立法如何促进法治政府的实现[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高存山;;美国规章制定程序对我省地方政府立法的启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5 郝铁川;祁崇信;朱宏传;严惠民;李平;罗长青;;《依法治国理论与上海政府法制建设实践的总体思路研究》(总报告)[A];1998年政府法制研究[C];1998年

6 潘迪;;日本国民的知情权——以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为视角[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吴浩;;WTO规则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2年

8 张莉;;法国法上的行政裁量基准问题研究——以1970年的“法国地产信贷公司案”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项冶萍;费文婷;罗长青;;政府规章立法技术规范研究[A];2006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6年

10 熊先觉;;学习和弘扬董必武组织法学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邵太豹;“法不禁止皆可为”?[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

2 河北理工大学副教授 侯东喜 唐山市委党校教授 朱向东;美国的隐私权制度[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许艳娜;依法行政是提高行政能力的关键[N];贵州日报;2005年

4 耿辉 吴燕;副县长走上法庭应诉[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产权登记背后的法理省思[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刘莘;征求民意是法治应有之义[N];检察日报;2006年

7 张建明 桂炎伟;行政机关拖欠诉讼费问题不可小视[N];人民法院报;2000年

8 欣娱;行政机关“踢皮球”法院判决明职责[N];江苏经济报;2004年

9 宋学军 胡庆合;原行政机关不应作为第三人[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马良骥;所依据的法律文书被撤后行政机关协助执行行为的性质认定[N];人民法院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东奎;中国近代水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王静;美国行政法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鄂振辉;执法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邓玮;法律场域的行动逻辑[D];上海大学;2006年

5 魏胜强;法律解释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潘北枝;独立与管制:美国独立管制机构经验评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李钟晚;韩国行政复议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王志华;中国近代证券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傅鹤鸣;论法律的合法性[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陈玉祥;美国反倾销法自由裁量权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素平;试评北洋时期律师制度[D];山东大学;2006年

2 龚曙东;试论唐朝法律中政府的地位[D];湘潭大学;2004年

3 钱蓓蓓;美国行政法上的司法审查强度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彭晶;论公民对法律的服从[D];湘潭大学;2007年

5 王芳;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王军;私人主体的信息公开义务之认定标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臧震;美国电子化行政立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王凌光;论ADR在美国环境行政纠纷解决领域的应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张柳青;WTO规则下的司法审查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朱增新;论行政立法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制度[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63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463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8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