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地方立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7 05:56

  本文关键词: 地方立法 质量 保障体系 出处:《南昌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为了建设法治国家,实现地方立法的应有价值,完善我国地方立法的质量保障体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完善地方立法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地方立法质量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我国应该完善地方立法的质量标准体系并在该体系的指引下健全立法评估制度;同时,针对目前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主体权限划分和地方立法主体素质存在的问题,建议合理的界定地方立法的权限,厘清地方立法中几对重要关系,提出提高我国地方立法主体观念和素质的对策;最后,充分认识程序的作用,建议在地方立法的整个程序中贯穿协商理念,完善程序制度,形成一种协商式程序保障机制。写作力求把科学的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结合起来,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围绕当前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另一方面又注意研究和借鉴国外的经验,从中吸取有用的成分,以指导立法工作的实践,使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Abstract]:In order to build a country ruled by law, realize the due value of local legislation and perfect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local legislation in China, it is very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perfect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local legisla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quality of local legislation. Our country should perfect the quality standard system of local legislation and perfect the legislative evaluation syst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system.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ivision of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legislative subject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local legislative subject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local legislation should be reasonably defined, and several pairs of important relationships in the local legislation should be clarified. Finally,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proced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whole process of local legislation throughout the consultation concept, improve the procedural system, Form a consultative procedural guarantee mechanism. Writing strives to combine scientific analysis with synthesis,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revolves around new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the one hand, we should sum up our own experience,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study an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draw useful elements from it, guide the practice of legislative work, and make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certain theoretical depth and strong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蔚;;强化“三个主体”是立法质量的保证[J];公民导刊;2011年08期

2 钱富兴;王宗炎;;关于当前地方立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人大月刊;2011年07期

3 童光政;;加强立法研究 为推进海南地方立法提供理论支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海南立法”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J];海南人大;2011年07期

4 陈伟华;;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看黑龙江地方立法[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钱富兴;王宗炎;;地方立法要重视立法技术规范[J];上海人大月刊;2011年09期

6 袁古洁;易明刚;;新形势 新起点 新要求——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改进地方立法工作[J];人民之声;2011年08期

7 雷斌;袁峻;;地方性法规征求意见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人民之声;2011年07期

8 沈桥林;;论地方立法的地方性功能[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张明敏;;刍议地方立法如何“从实际出发”[J];山东人大工作;2011年05期

10 ;地方立法必须确立“不歧视原则”[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永强;季林;张卫华;;影响地方立法质量的原因及其对策——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思考[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谢天放;宋箐;崔凯;;地方立法特色研究(主报告)[A];2006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6年

3 谢天放;沈建明;宋箐;诸晓鸣;徐东;;我国地方立法的流变与展望——以上海市地方性法规的分析为例[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4 冯袁冰;;当前地方立法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5 姚小林;;地方立法立项的经济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马斌;;地方立法几个理论问题与甘肃20年地方立法实践[A];纪念甘肃省人大设立常委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汤恩婧;;试述在地方立法中如何充分运用合理论证的立法技术[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平;江子浩;黄震;吴勤民;李瑜青;李萍;王松林;程彬;史莉莉;叶慧娟;陈琦华;赵斌;;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9 钱宁峰;;江苏省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A];江苏省经济法研究会2003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谢天放;王宗炎;何雅;崔凯;;地方立法统一审议机制研究[A];2007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纯中;坚持地方立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不断提高地方立法质量[N];新华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冯丽华 记者 王海燕;地方立法要提高质量和权威性[N];解放日报;2010年

3 徐林;推进科学立法 提高立法质量[N];南方日报;2008年

4 罗晓桦;重温“九字方针” 提高立法质量[N];新华日报;2009年

5 记者 周奇;完善工作格局与机制 提高立法质量与实效[N];北京日报;2009年

6 记者 孙劲松;以立法后评估为抓手 提高地方立法质量[N];江苏法制报;2011年

7 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员会 ;地方立法硕果累累[N];浙江日报;2004年

8 柳宝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为重点 扎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N];河北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杨晓星;全省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在青召开[N];青岛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伶雅;拓宽立法渠道 提高立法质量[N];成都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佩华;经济特区立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金山;清代蒙古地区地方立法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3 胡晓红;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王诚;改革中的先行先试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任广浩;当代中国国家权力纵向配置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荆月新;民国末期中央立法权的思想与文本研究(1947—1949)[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杨炳超;协商民主:中国宪政民主的可能路径[D];山东大学;2010年

8 袁家超;清代契约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陈锦辉;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方性法规立法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10 曹海晶;当代中国立法体制的社会生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传广;我国地方立法质量路径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阳;我国地方立法质量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3 高淑敏;简论我国地方立法制度的完善[D];郑州大学;2010年

4 章挥;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珍珍;地方立法的扩张及其目的性引导[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赖燕飞;地方立法中的旁听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郭晓蕾;我国地方立法的困境与思考[D];西北大学;2012年

8 马谊;地方立法中“抵触”标准的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王宝坤;中国地方立法特色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10 曾能荣;我国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517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17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b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