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法治的法律体系模式
本文选题:法律体系 切入点:阶层构造模式 出处:《法学研究》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法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学的产物。在规范论的语境中,以规则为基础的阶层构造论和规则—原则论提供了法律体系的两种不同模式。由于规则—原则双重构造模式能实现实践理性的最大化和法治理念的最佳化,因而对应着最优化的法治模型。在理想结构中,法律体系由规则与原则两部分构成:法律规则之间根据效力关系形成了特定的阶层构造,属于体系的刚性部分;而法律原则之间根据内容关系形成了客观价值秩序的统一体,属于法律体系的柔性部分。两部分之间既有静态的联结,更有动态的双向流动。在现实结构中,由于制度性和方法性联结的可能,规则与原则相互结合得更加紧密。
[Abstract]:The legal system is to a large extent the product of law. The hierarchy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rules- principle theory based on rules provide two different models of legal system. Because the dual construction model of rules- principle can realize the maximization of practical rationality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dea of rule of law. In the ideal structure, the legal system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rules and the principles: the legal rules form a specific stratum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effectiveness, which belongs to the rigid part of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 of content, legal principles form the unity of objective value order, which belongs to the flexible part of legal system. There is not only stat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s, but also dynamic two-way flow. Because of the possibility of institution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nection, rules and principles are more closely combined.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法律体系的融贯性论证与建构:理论问题及其中国样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法律规范的元理论研究”(13CFX0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雷磊;;论依据一般法律原则的法律修正——以台湾地区“司法院大法官会议”释字362号为例[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2 雷磊;;原则理论与法概念争议[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02期
3 冯威;;法律体系如何可能?——从公理学、价值秩序到原则模式[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年01期
4 玛蒂尔德·柯恩;杨贝;;作为理由之治的法治[J];中外法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风景;;立法目的条款之法理基础及表述技术[J];法商研究;2013年03期
2 周叶中;叶正国;;论基本法一般条款的功能和适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赵春玉;;类比推理:刑法中拟制规定理性化的方法保障[J];法律方法;2014年02期
4 莫钧;;法律推理中的法律理由和正当理由[J];法制与经济;2015年08期
5 黄泽敏;;判决理由的基础类型化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6 曾晓强;袁金慧;李玉珠;;民主视野中的法治要义[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5年06期
7 严仁群;;回到抽象的诉权说[J];法学研究;2011年01期
8 罗伯特.阿列克西;蔡琳;;论人权的存在[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3年02期
9 蔡琳;;实证主义真的胜利了吗?——以哈特、德沃金之争为中心[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5年02期
10 宾凯;;社会转型关键期的法理学前沿——2012年国内理论法学研究成果综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湛中乐;苏宇;;论任务分配规范对残疾人的保障[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刘兵;作为修辞的法律[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高礼杰;认真对待他者[D];浙江大学;2013年
4 朱政;法律适用的理论重构与中国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瞿郑龙;当代中国法制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如洲;论农民阶层在法治建设中的困境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尹德贵;哈特的描述性方法论之检省[D];苏州大学;2013年
3 赵健;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4 杨灿;论法律推理的可辩驳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5 段卫利;“是”与“应当”之间[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6 冯清;“祭奠权”请求权规范基础与类推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舒国滢;法律原则适用的困境——方法论视角的四个追问[J];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曾尔恕;高仰光;;德国吕特案判决五十年来的社会影响[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1587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587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