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简讯
本文选题:法律社会学 切入点:中国社会学 出处:《探索与争鸣》2012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12年10月20日,第二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暨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在上海召开。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应培礼,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郭星华教授、台湾大学林端教授出席了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台湾大学等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5名理事及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华
[Abstract]:In October 20th 2012, the second high-end forum of "Law and Society" and the first Council of the Committee of the Sociology of Law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Society were held in Shanghai. Deputy Secretary of the Party Committee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nd secretary of the discipline Inspection Commission, Professor Guo Xinghua, Chairman of the Committee of legal Sociology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Professor Lin Duan of Taiwan University attended the meeting and delivered speeches from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Nanjing University,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University,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The meeting was attended by 35 directors and representatives of Taiwan university and other domestic universit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The meeting was attended by the committee of sociology of law of the china society of society, Hua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分类号】:D9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华;对中国农村法制建设发展的法律社会学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沈宗灵;;法律社会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法学杂志;1988年01期
3 斯科尔尼克;陈文藻;周子亚;;美国法律社会学的概况和发展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6年01期
4 杜万华;;法律社会学学科性质简论[J];现代法学;1990年06期
5 沈宗灵;;塞尔兹尼克的法律社会学[J];中外法学;1990年03期
6 杨士林;张金成;;我国社会法研究之检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王蓓;法律社会学“活法”理论评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潘大松;论马克思·韦伯的法律社会学[J];比较法研究;1988年03期
9 郭星华;隋嘉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律社会学的发展[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10 王仲云,张涵;中国的法律社会学研究[J];法学论坛;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丙存;;从二分法解析法律社会学思想[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附:中国逻辑学会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理事会[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3 高宗泽;;序言[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于宁;;序言[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凯;;董必武法律教育思想简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6 ;编后记[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7 周庭芳;;几件科技界“名誉权”侵权案的思考——试述科技界与法律界需要沟通[A];中国航海学会1994年度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1994年
8 魏汝久;;浙江东阳事件辩护案[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成敏;;“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笔谈“按语”[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邱远猷;秦璇;;董必武的法律教育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思达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法律社会学:定性研究是主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颜毅艺;法律社会学在中国[N];光明日报;2003年
3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徐爱国;法律社会学下的中国法传统[N];人民法院报;2011年
4 孙莹;全国法制新闻协会第四届理事大会在京举行[N];中华新闻报;2007年
5 周侃;法槌 敲响在法学院[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谢庆;萨达姆生死何从[N];法制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高云君 整理;红头文件也不能违反宪法和法律[N];四川日报;2006年
8 记者 王彦钊;八位法学家热议十七大报告[N];检察日报;2007年
9 记者 王地;中国人民大学法治信息研究中心成立[N];检察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刘超;地产法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召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善根;知识变迁与社会意涵[D];上海大学;2008年
2 程苗;韦伯形式理性法理论之评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f ;论马克斯·韦伯的法学理论及其两面性[D];吉林大学;2011年
4 曹伊清;法制现代化视野中的清末房地产契证制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爱军;建国初期刑事诉讼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周向阳;清代治理邪教犯罪研究(1644-1840年)[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张翅;冤抑与诉讼[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朱祥海;国家主义法哲学[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鹏;迈向现代化中国法治的探索[D];复旦大学;2008年
2 梁小川;法律合法性的社会基础[D];吉林大学;2006年
3 赖航月;埃利希的“活法”基本理论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绍文;作为社会秩序本身的法律[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陈英;日常生活中的法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唐韫玉;晚清商事立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2年
7 常春燕;《钦定大清商律》研究及其现代启示[D];郑州大学;2009年
8 许娜;论苏联法学教育模式对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文军;清代调处息讼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侯春杰;清代乡规民约对当代村规民约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07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60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