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道德权利与社会变革的合法性——反思孟子心性论的人文价值
本文选题:心性 切入点:道义 出处:《法学家》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孔孟之道"所象征的儒家文化传统中,"孔仁孟义"中的"义"和"思孟学派"中的"心性"都与孟子的思想人格紧密关联。"义"具有"天下道义"的奥义,它对于"家"中的"亲长"权力和"国"中的"君父"权力均有神圣的超越性,常以"大义灭亲"和"替天行道"标而出之;"心性"则是对《中庸》"性命"观念的创造性转化,突出了儒家的认识论和宇宙论的主体性与伦理性。在孟子思想体系中,"心性"与"道义"的结合,揭示出了人的普遍道德权利和伦理义务,也蕴含着其对天子、国君和权臣的世俗权力的伦理性超越和限制,其辩证的结论就是:当世俗权力侵害普遍道德权利时,社会变革就成为维护人的普遍道德权利的必然而正当的选择。
[Abstract]:In the Confucian cultural tradition symbolized by "Kong Meng Zhi Dao", the "righteousness" in "Kong Ren Meng Yi" and the "heart nature" in "Simeng School" are closely related to Mencius' ideological personality. "righteousness" has the meaning of "universal morality". It has a sacred transcendence over the power of the "parent" in "home" and the power of the "monarch and father" in "the country", which is often marked by "killing relatives with great righteousness" and "for the sake of nature", and the "nature of mind" is a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ife" in the "mean". It highlights the subjectivity and ethics of Confucian epistemology and cosmology. In Mencius' thought system, the combination of "mind" and "morality" reveals the universal moral rights and ethical obligations of human beings, and it also contains its respect for the son of Heaven. The dialectical conclusion of the ethical transcendence and limitation of the secular power of kings and ministers is that when the secular power infringes on the universal moral rights, the social change becomes the inevitable and legitimate choice to safeguard the universal moral rights of human beings.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分类号】:D9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学举;试论先秦诸子学说的共性特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高秦伟;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人情观——兼论法的亲和力[J];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3 陈志;;古代中国父权与古代西方父权的比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宋大琦;;礼、政、刑之鼎分:中国古代法体系结构新论[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5 汤毅平;;中国古代的习惯法及其当代意义[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李文;中医古医籍中关于人体寄生虫的记载浅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温冠英;论道家的经济伦理思想[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万义广;圣人情结与中华文化特征——兼与基督教世界上帝崇拜比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李合亮;;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5年06期
10 杨文霞;建立和谐社会是我国传统德治与法治的共同目标[J];前沿;200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兴富;耶儒对话与融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薛菁;魏晋南北朝刑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郭艳茹;明清王朝治乱循环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5 闫弘宇;我国监护制度的法文化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树平;从辨物居方到明分使群[D];复旦大学;2006年
7 张能全;刑事诉讼生态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赵树坤;社会冲突与法律控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刘宇;民刑关系要论[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孙宏;军事刑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丽;社会变革·法治进程·法治道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曾颜璋;关于法治推进道德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毕晓棠;论腐败的根源及其治理机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邓琦;德法兼济——转型时期社会调控的新型机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5 刘军平;中国古代立法解释探析[D];湘潭大学;2003年
6 何志辉;清末律师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7 卓霞;生命律动的和谐美[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8 郭洪涛;《汉书·艺文志》专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黄为之;和解合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洪;家庭暴力犯罪及其刑事处罚的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曹呈宏;冤谁?怨谁?道义与证据的艰难抉择[N];检察日报;2001年
2 记者 梁国栋;长春律师提供法律援助[N];法制日报;2000年
3 雷飞荣;本案赠与合同是否成立[N];人民法院报;2001年
,本文编号:1644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64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