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两型社会法律制度执行效果问题研究
本文选题:两型社会 切入点:法律制度执行 出处:《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是中部地区实现社会转型、科学发展而提出的社会形态。本文通过社会条件、经济构成、自然环境的对比研究,认为在中部地区两型社会建设中,法律制度执行效果主要存在区域差异性、不平衡性、不规范性等问题致使法律执行效果与社会效果没有达到有机统一。两型社会要求环境资源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其目标在于使人类从过去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谋求社会发展的模式转换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这与两型社会提出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是契合的,正因为这种自然的契合,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法律制度,必然对“两型社会”建设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法律制度执行是实现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本论文分为五章分别展开调查研究,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其次针对中部地区两型社会建设中不同区域法律制度执行效果的现状分析,介绍了中部地区两型社会法律制度执行效果的良好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劣势问题,分析了中部地区两型社会不同区域法律制度执行效果的差异性。再次介绍了中部地区两型社会建设中,影响中部地区两型社会法律制度执行效果的原因,说明中部地区两型社会法律制度执行效果的特征,提出从两型社会法律执行机制建设的角度,法律制度执行方式角度,应当提供的法律保障。再其次从中部地区两型社会建设中,对于执法人员与执法对象提供的对策,分别从从执法人员,执法对象,执法监督过程提出应当提供的法律支持。最后对本文的内容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归纳出本文创新处。从立足资源贫乏区、贫困落后地区的现状,从立法制度、执行时效、执行方式、执行效果等视角,考察法律制度执行过程中主客观影响因素,提出解决办法和途径,,从而达到两型社会法律制度执行效果的有机统一与和谐。
[Abstract]: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wo-type society") is the social form put forward by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regi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wo types of society in the central region, there are mainly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imbalances in the enforcement effect of the legal system. Problems such as non-standardization result in the lack of organic unity between the effect of law enforcement and that of society. The two types of society requir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not onl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resent generation, but also not to endanger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needs. Its objective is to transform the past model of human beings from seeking social development at the expense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to a model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proposed by the two societies,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is compatible, because of this natural consonance, the legal system that forms part of the superstruct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two-type societ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o carry out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nforcement effect of different regional legal syst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type society in the central region,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good status quo of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two types of social legal system in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enforcement effects of the two types of society in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reasons that affect the enforcement effect of the two types of social legal syste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 types of society in the central reg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forcement effect of the two types of social legal system in the central reg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aw enforcement mechanism of the two types of society and the wa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Seco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two-type society in the central region, the countermeasures provided by law enforcement personnel and law enforcement objects are from the law enforcement personnel and the law enforcement objects, respectively. Final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tents and deficiencies of this paper, and conclude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ource-poor areas, poor and backward areas, from the legislative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ecution mode and enforcement effe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gal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and approaches to achieve the organic unity and harmony of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two types of social legal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务院通过中部崛起规划 加快形成“两横两纵”经济带[J];共产党员;2009年22期
2 朱建中;邓小平区域共富理论与中部地区的振兴崛起[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1期
3 刘宁;;聚焦中部大开发[J];今日海南;2000年05期
4 王孝槐;;创建一流通信企业 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作贡献[J];江西政报;2002年08期
5 李本和,赵家俊;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及其协调机制[J];理论建设;2005年02期
6 “中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研究”课题组;于文俊;刘丹;黄开华;程国花;盛永清;万春桥;邓如松;;中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原因和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03期
7 张素伦;;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机制研究——以中部崛起为视角[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康华;田东山;;武汉构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03期
9 张维宁;;关于加快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汪永智;;用和谐法治理念引领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J];学习论坛;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湖;;现代服务业在中部地区的发展前景与策略探讨[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涂季康;;加快发展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陈斐;俞彤晖;王鑫磊;;中部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分析及其时空特征变化[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甘筱青;高阔;;中部地区医疗卫生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尹继东;王秀芝;;地区收入差距与人口迁移的关系:以中部地区为例[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亚林;袁声莉;;我国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兼论中部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问题[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王红玉;崔玉哲;吴冬梅;;辽河滩海中部地区构造演化特征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8 陈松林;;中部地区崛起中煤炭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郭其乐;陈怀亮;邹春辉;;加强生态气象服务 助推中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A];“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气象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吴勤学;王晓芳;;开发服务外包产业: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契机[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促进“中部”崛起[N];光明日报;2005年
2 河南省鲁山县副县长 茹广欣;中部地区发展需要县域联合[N];中国信息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明贵栋;力促东中部对接 “万商西进”春潮涌动[N];中国工业报;2006年
4 高亢;我省9市成国家公路运输枢纽[N];河南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李学军;学习贯彻中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文件精神 推进黄山大跨越发展[N];黄山日报;2006年
6 经济视点报见习记者 李世顶;国家宝藏:引“凤”兴省之基[N];经济视点报;2007年
7 马天禄;深化中部的金融改革[N];金融时报;2006年
8 宜萍;中部崛起 创新是关键[N];金融时报;2006年
9 曲昌荣邋曹树林;第二届中国中部博览会开幕[N];人民日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员;埋头苦干勇于争先[N];山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泽洲;中国中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方宁;中部地区乡镇财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李练军;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袁璋;我国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演进及调整优化方向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郁枫;空间重构与社会转型[D];清华大学;2006年
6 张文;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李静;区位优势与我国中部民营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郭汝;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合理规模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林寿富;考虑环境因素的中部县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及发展模式转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黄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婧;中部地区两型社会法律制度执行效果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2 张厚珂;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张智先;中部地区上市公司区域特征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石晓利;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肖海兰;FDI对我国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飞;中部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7 沈向峰;我国中部地区县级政府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8 景影;中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环境法治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昊;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群空间形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李明;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49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649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