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法律领域中的游民
本文选题:游民 切入点:明代 出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摘要】:有明一代,《大明律》和《问刑条例》中均没有将游民设定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并对其游离的特征进行惩治。但这并不意味着游民脱离了法律的视线。在明代的各个时期,基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控制目标,游民群体不同的罪行特征会得到司法部门的强调和关注,并成为法律一时惩治的对象。明初对游民的惩治成为朱元璋重典惩治贪官污吏、整顿地方社会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成化以后,对游民的关注主要落实在这一群体对国家经济秩序的干扰上。总体来看,明代前期对于游民的司法关注更多,从16世纪以后的立法和司法看,国家对待游民的态度明显宽容。
[Abstract]:In the Ming Dynasty, neither the Great Ming Law nor the regulations on interrogation and punishment set the vagrants as a special group and punished them for their free characteristics. But this did not mean that the nomads were out of the sight of the law. In each period of the Ming Dynasty, Based on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and social control goals, the different crimi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veller group will be emphasized and concerned by the judicial department and become the object of punishment by the law for a while.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the punishment of the Traveller has become Zhu Yuanzhang's severe punishment of corrupt officials. Rectifying the local social order is an integral part, and after becoming a part of it, the focus on the homeless is mainly put into practice in the interference of this group 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order. Generally speaking,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more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judicial attention of the vagrants. From the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point of view after the 16 th century, the attitude of the state towards travellers is obviously tolerant.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D929;K24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双华;;论明中叶吴中士人的生活态度[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2 朱义禄;;从“以学术杀人”到“以理杀人”——兼谈哲学史研究中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东方论坛;2006年01期
3 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J];电影艺术;2006年02期
4 王祖霞;从明清笔记看《汉语大词典》词语溯源[J];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李双华;;明中叶吴中士人心态及其文化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6 蔡明伦;论言官对明中后期吏治的影响[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杨景龙;元散曲的俗美特质[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牛建强;15、16世纪之交市民文学新的萌动和明代社会的初始变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郭培贵;论明中后期铨选的“独重进士”[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胡幸福;转型时期市民旅游消费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冯贤亮;;明清江南州县的衙署[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赵轶峰;;儒家思想与十七世纪中国北方下层社会的家庭伦理实践[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伟;中国专制王朝衰亡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4 衷海燕;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D];厦门大学;2003年
5 王剑;明代密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沈仲平;香港三合会的源流、演变及刑事政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朱贻强;公安三袁居士佛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汪涤;吴门画派的诗画结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蒋鹏举;李攀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爱国;明代中泰外交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霞;“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革命记忆”(1919—1949)[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方昊;明代文人对军队的统领论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4 纪慧娟;明代驿传与经济的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娟娟;家法族规在明清法律体系中的地位[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张诗波;明代铜钱铸造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胡屹立;黑社会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8 郭妍琳;中国戏曲与市场流变[D];东南大学;2004年
9 王日红;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厢记语言美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邓万春;明代中后期城市通俗文化消费研究[D];武汉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孔立;清代台湾社会动乱原因与性质的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1996年04期
2 王学泰;朱元璋的建国术与治国术[J];贵州文史天地;1999年05期
3 何朝晖;;明代县衙规制与日常政务处理程序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杨云峰;;浅析汉代游民[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吴志远;;从潞王就藩河南看宗藩的危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胡梦飞;;明代中期流民对荆襄山区开发与影响述论[J];枣庄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江地;;明代中期政治经济与农民战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8 杨e,
本文编号:1677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677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