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辉祖的司法实践及“情理法”观
本文选题:汪辉祖 + 保守 ; 参考:《兰州学刊》2015年07期
【摘要】:汪辉祖是清代颇有影响的名幕良吏,他的著述是研究清代司法实践与司法观念的重要资料。文章通过对《佐治药言》《学治臆说》等材料的分析,认为汪辉祖的司法实践是秉承中国古代情理法司法观,并具有一贯的保守特征,这一观念在息讼、慎刑、贵民等方面都有体现。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制度定型后逐渐向精密化发展,司法制度作为传统制度的组成部分,在基本思想上具有一贯性。当然,封建社会后期的司法腐败证实只靠"尽心"、"立品"、"勤事"这些道德自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司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汪辉祖的司法观,有助于我们思考完善当代司法制度。
[Abstract]:Wang Huizu is a famous and influential official in Qing Dynasty. His works ar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studying the judicial practice and concept of Qing Dynast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terials, such as the theory of learning and treating medicine, the article holds that Wang Huizu's judicial practice is based on the ancient Chinese view of justice of reason and reason, and has a consistent conservative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in the interest of litigation, careful punishment, and so on, and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ang Huizu's judicial practice is based on the ancient Chinese view of the law of reason and reason.Expensive people and other aspects are reflected.Sinc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al system gradually developed to precision after the final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social system, the judicial system, as a component of the traditional system, has consistency in basic ideas.Of course, judicial corruption in the later period of feudal society proved that moral self-discipline can not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The study of Wang Huizu's view of justice helps us to perfect the contemporary judicial system.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兰州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忠明;;清代中国法律知识的传播与影响——以汪辉祖《佐治药言》和《学治臆说》为例[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6期
2 张伟仁;;良幕循吏汪辉祖——一个法制工作者的典范[J];中西法律传统;2008年0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尤陈俊;;清代简约型司法体制下的“健讼”问题研究——从财政制约的角度切入[J];法商研究;2012年02期
2 杜金;徐忠明;;读律生涯:清代刑部官员的职业素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03期
3 李俊丰;;清代官员的鬼神信仰及其司法实践——从汪辉祖“刘开扬案”和蓝鼎元“幽魂对质案”的比较出发[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4 许慧芳;;论文学中的法律——以英美法理学研究为例[J];政法论坛;2014年06期
5 陈利;;知识的力量:清代幕友秘本和公开出版的律学著作对清代司法场域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田田;律典“八字例”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超;清代存留养亲的司法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广设;两《唐书》“循吏传”之循吏群体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3 刘超;汪辉祖法律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4 许璐;清代京控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庆善;评《知不足斋丛书》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2 张晋藩;;明清律“讲读律令”的启示[J];比较法研究;2011年01期
3 袁逸;;中国古代的书业广告[J];编辑之友;1993年01期
4 袁逸;;清代书籍价格考——中国历代书价考之三(上)[J];编辑之友;1993年04期
5 王海刚;;清代图书广告与促销术[J];图书与情报;2010年06期
6 刘鹤;;贺长龄、魏源与《皇朝经世文编》[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7 尤陈俊;;明清日常生活中的讼学传播——以讼师秘本与日用类书为中心的考察[J];法学;2007年03期
8 张中秋;张明新;;传统中国普法活动及其研究初探[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金树祥,梁继红;魏源与《皇朝经世文编》[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03期
10 蒋淑薇;从《佐治药言》看汪辉祖对幕学的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仁;;良幕循吏汪辉祖——一个法制工作者的典范[J];中西法律传统;2008年00期
2 眭达明;;名幕初长成——汪辉祖在胡文伯幕府(上)[J];秘书工作;2012年04期
3 李俊丰;;清代官员的鬼神信仰及其司法实践——从汪辉祖“刘开扬案”和蓝鼎元“幽魂对质案”的比较出发[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4 周国平;;“法表儒质”:清代刑名师爷理案原则初探——以“绍兴师爷”汪辉祖为例[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周敏生;有感于“熙来现象”[J];四川统一战线;2001年05期
6 严新宇;;清代州县衙门研究综述[J];研究生法学;2008年03期
7 张传读;《草供未可全信》读后[J];法学;1982年07期
8 高峰雁;;从讼师问题看清代地方司法的表达与实践[J];史学月刊;2007年06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康建胜;;保守的儒家司法者——汪辉祖司法思想探析[A];2013年第七届法律文化全国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吴怀祺;绍兴师爷与幕学[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刘彦波;清代州县官的用人之道[N];光明日报;2007年
3 周国勇;还原“绍兴师爷”[N];绍兴日报;2008年
4 马韶青;古代的师爷与法律[N];学习时报;2002年
5 谢海潮;从“无错不成书”看文化传承[N];福建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鲍永军;汪辉祖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超;汪辉祖法律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2 李爱然;鬼神报应与明清法律文化[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3 周庆许;《双节堂庸训》主体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60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76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