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论辩中修辞方法的实质与功能
本文选题:修辞 + 法律论证 ; 参考:《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S4期
【摘要】:修辞在法律论证和司法判决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判决中,法官不仅要用法律条文对案情进行事实认定,还要运用法律修辞进行叙事和论证,一方面要根据具体的案情语境,准确地解释抽象的法律条文,明释模糊的法律概念,弥补相对僵化的法律规则;另一方面,还需将社会事实纳入到抽象出来的法律规范事实之下,假借言辞性修辞的说服因素,带给受众情感上的认同。这样就使案件事实在言辞依赖性的场域下,有效地增强法律论辩和判决语言的说服力。
[Abstract]:Rhetor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argumentation and judicial judgment.In the judgment, the judge should not only use the legal provisions to determine the facts of the case, but also use legal rhetoric to narrate and prove the case. On the one hand, he should accurately interpret the abstract legal provisions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of the case.On the other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bring social facts under the abstract legal norm facts, and to bring the audience emotional approval by using the persuasive factor of rhetorical rhetoric.In this way, the facts of the case ca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persuasiveness of legal argument and judgment language in the field of verbal dependence.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90-0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焦宝乾;西方修辞学知识传统及其对法律论证的意义[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蔡琳;;修辞论证的方法——以两份判决书为例[J];政法论坛;2006年05期
3 焦宝乾;;法律中的修辞论证方法[J];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利敏;;试论高尔吉亚的政治修辞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沈寨;;中国法律修辞(学)研究之反思[J];北方法学;2012年01期
3 刘涛;;抵抗与艺术:群体性事件的公共修辞机制探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李利敏;;试论高尔吉亚的政治修辞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5 苏义生;;语用学与修辞学“亲密有间”的契合点探微[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6 马明;陈瑶;;隐喻本质的哲学反思[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马明;;认知视野中的一词多义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王小琴;;西方音乐伦理思想的梳理与反思[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
9 刘世斌;;嘉德置地集团战略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8期
10 许伯卿;比喻式文学批评初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傅云云;;修辞学简述[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2 刘倩;;亚里士多德三个说服理论与英语广告用词[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胡荣华;;论修辞诉求下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劝说艺术[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青志;隐含作者的多维阐释[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郭琳;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吕红周;符号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武飞;法律解释:服从抑或创造[D];山东大学;2006年
8 王涛;朝向善:对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中目的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谢艳明;诗歌的叙述模式和程式[D];河南大学;2007年
10 林志雄;修辞术与哲学之争及“理想的演说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成;中国新闻奖的价值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彭可;变异修辞的认知属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周娟;当代人的心灵鸡汤[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汤星亮;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权力问题探微[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苏颖;传播的权力偏向[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洪梅;公益广告语的语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艳红;公益广告的修辞特色探析[D];暨南大学;2011年
8 马宝玲;泰—汉熟语情感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卢湘文;湖南浏阳方言修辞格及其文化蕴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廖加丰;现代汉语时间副词来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武宏志;非形式逻辑或论证逻辑:有效性[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陈建涛;合理性辨析[J];哲学动态;199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金钊;;法律修辞(学)与法律方法论[J];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01期
2 焦宝乾;;论证、法律论证及相关名词辨析[J];法律方法;2006年00期
3 范春莹;于慧玲;;法律论证及其限度[J];法律方法;2007年00期
4 侯学勇;;融贯论在法律论证中的作用[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张晓光;;法律论证中的理由逻辑[J];经济师;2008年01期
6 蔡琳;;融贯论的可能性与限度——作为追求法官论证合理性的适当态度和方法[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周祯祥;;法律论证理论中的证明证据和证成[J];政法论丛;2009年01期
8 陈航;唐渡;;法律论证理论的思想基础与基本问题论要[J];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03期
9 魏胜强;;法律论证的意义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焦宝乾;;逻辑、修辞与对话:法律论证的方法[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晓彬;;浅谈法律论证[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2 张继成;;法律解释-裁判规范的正当性证明[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3 张晓光;;法律逻辑与法庭科学学科群[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4 卢春荣;王森波;;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述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潘文爵;;法律为什么要论证——试论法律论证的可能[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6 张庆彦;;法律适用中的后果考量[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7 郭志强;;论法律论证(摘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缪四平;;批判性思维与法律逻辑(全文)[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蔡琳;;法律论证中的融贯论[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晓;王s,
本文编号:1772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77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