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终局性、“青天大人”与超级法官赫尔克里斯——简论传统中国的公正观
本文选题:非终局性 + 司法程序 ; 参考:《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中国法律传统中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即法律判决的非终局性。其含义是只要当事人觉得不公平,他总是可以请求统治阶层复审。非终局性是实质正义观的反映,而现代法律制度更注重形式正义和判决的终局性。虽然司法程序的非终局性既是传统中国也是当代中国司法制度的一个特色,但这里主要关注传统中国司法程序的非终局性。从解释中国司法程序中的非终局性概念入手,结合中国的社会框架可以对这一法律现象作详细分析。
[Abstract]:There is an obvious characteristic in Chinese legal tradition, namely the non-terminality of legal judgment. The implication is that as long as the party feels unfair, he can always request a review by the ruling class. Non-finality reflects the view of substantive justice, while modern legal system pays more attention to formal justice and the finality of judgment. Although the non-finality of judicial procedure is not only a feature of traditional China but also a featur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judicial system, it is mainly concerned about the non-fin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judicial procedure. Starting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non-terminality in Chinese judicial proceedings, this legal phenomenon can be analyzed in detail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ocial framework of China.
【作者单位】: 康奈尔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靖;;法律有免于被侮辱的尊严——“操”字案结局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1年16期
2 吕斌;;北京木樨园世贸商业中心千起诉讼[J];法人;2011年07期
3 薄旭;白合;;加拿大:不再是逃犯“天堂”?[J];世界知识;2011年16期
4 王书成;;合宪性推定与塞耶谦抑主义——读《美国宪法原则的起源和范围》[J];政法论坛;2011年05期
5 姚們;;雀巢与中国企业“方形瓶”之争有结果[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3期
6 刘莎;;追偿在巴西:运用快速执行程序[J];国际融资;2011年09期
7 谢雄军;;论我国资格罚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对策[J];湘潮(下半月);2011年07期
8 方琰;;浅谈法律文书中的歧义现象[J];法律语言学说;2008年02期
9 曲f霞;袁江华;;美国未成年人民事司法之发展与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光华;;治国安民法为上 执法如山一青天——试论董必武中央苏区时期的依法办事法律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2 张雪梅;;关注儿童性侵犯[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公丕祥;;在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2005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4 尚t$;;论董必武“司法为民”之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5 俞荣根;曾绍东;;司法改革的反思与前瞻——以董必武的司法改革思想为指导[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6 李洁珍;;民营企业权益的法律保护[A];宜春市发展民营经济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夏立安;;拉丁美洲政治司法化现象剖析(草稿)[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王志亮;代成英;;加拿大的《青少年刑事司法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陈学斌;;浅谈因专利权缺陷而滥用337调查程序对被申请人造成损失进行法律救济的可能性[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10 任可;;印度海关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的介绍[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熊猫乳品”案仍在司法程序中[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娜;启动司法程序“学术打假”尚不现实[N];法制日报;2011年
3 杨涛;精神病认定亟待建立司法程序[N];北方法制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卓铭;张敬礼案进入司法程序 多项违法细节曝光[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达;郭京毅案两“主角”正式批捕候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6 钟纪外;要确保监督领域法律和程序的严肃性[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7 艾文波;感受司法程序正义的曙光[N];法制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胡钰;枪打出头鸟 方正告宝洁侵权[N];华夏时报;2009年
9 方市兴邋施琛耀;南京“融众事件”已进入司法程序[N];江苏法制报;2007年
10 廖宝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案进入司法程序[N];市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旭;法律制度与唐宋社会秩序[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方立新;传统与超越[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莹;《盟水斋存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王忠灿;论官员犯罪和北宋司法审判的特点[D];河南大学;2008年
3 刘起;论美国对体育商标的双重保护模式[D];山东大学;2009年
4 张昀珠;官、民与法:明代社会司法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博;从文字狱案件看清朝皇权与法律的关系[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刘晓蕴;论程序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D];苏州大学;2006年
7 覃奕;清朝“改土归流”前后广西壮族土司司法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杜斌;乾隆朝督抚贪赃案件的司法运作与君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谢贤标;英国衡平法初论[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温亮;日本行政复议制度及其改革动向[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07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07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