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古代印度法的主要内容与特征——以《摩奴法论》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4-29 03:03

  本文选题:古代印度法 + 比较法律史 ; 参考:《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摘要】:古代印度法是世界主要法律传统之一。它包含着丰富的理念和制度,并在整体上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古代法的鲜明特征。它在宗教和政治的关系上,表现为宗教之法;在不同种姓的关系上,表现为婆罗门之法;在学理与制度的关系上,表现为学说之法;在不同教派、行业与地域的关系上,表现为多元之法。深入研究这一法律文明,不仅可以拓展比较法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借鉴其中的有益资源。
[Abstract]:Ancient Indian law is one of the main legal traditions in the world. It contains rich ideas and systems, and forms a distinct feature different from other ancient law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politics, it is manifested as the law of religion; in the relation of different caste, it is the law of Brahma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system, it is manifested as the law of doctrin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sects, trades and regions, It is manifested as the method of pluralism. The further study of this legal civilization can not only broaden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aw, but also help to draw on the useful resources.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3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有为;;试论印度种姓制的政治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钟有为;范跃红;;古杰拉尔主义外交理念与中印关系的发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钟有为;;论印度低种姓政治力量的兴起[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张弛;;论古代印度王权合法性来源的变迁[J];蚌埠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李林启;;确立姓名权商品化制度浅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万欣;红山文化三环石坛析疑与中印盖天宇宙观源流试探[J];北方文物;2003年04期

7 王新有;;印度的贱民与贱民政治[J];才智;2009年20期

8 杨俊明;哲学、宗教与古代印度人类精神的觉醒[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9 李晓;;Can India Overtake China Economically?[J];China Economist;2007年02期

10 杨飞;;拉吉夫·甘地时期印度政府的改革[J];沧桑;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连东;中国、印度与东南亚之间的鸦片“三角贸易”研究(1602-1917)[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耿兆锐;约翰·密尔的印度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丽;国大党的兴衰与印度政党政治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敏;后殖民身份:V.S.奈保尔小说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扎西当知;吐蕃噶氏家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6 习罡华;地缘政治与1947-1974年的克什米尔冲突[D];北京大学;2008年

7 陶莹;冷战时期印美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阮氏秋月(释如月);当代中、越佛教尼众僧团异同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泽生;贸易媒介与资源性商品定价:分析框架及基于国内税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李中和;吐蕃王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勇军;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经济若干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王倩;近代印度梵社及其活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润萍;新世纪印度对华政策对中印关系的影响[D];新疆大学;2011年

4 肖福林;印度公营企业改革的政治内涵[D];复旦大学;2011年

5 高婷;惩戒权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6 刘妍君;论我国公民姓名权的法律保障[D];湖南大学;2009年

7 张姣姣;论印度教婚姻陋习及其对印度教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8 尹辉金;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9 贾马燕;东周人口增长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许振政;冷战后印度“经济外交”与世界大国的追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新海;全球化时代的中西法律文化冲突审视[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李福坤,夏永玉;全球化时代的法律文化冲突[J];河北法学;2001年06期

3 张宝成;影响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建设的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张波;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结构的分离与统一[J];学海;2002年04期

5 高文盛,陈娟;中国法律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整合[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姚建宗;;法律传统论纲[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7 王利民;;论法律文化与民法文化[J];法治研究;2010年08期

8 杨文杰;;试论周代法律对我国法律文化的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9 张学亮;中国法治现状与公民法律文化构建[J];理论导刊;2003年06期

10 王平;论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先进法律文化的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玉玲;颜峰;;探析法律文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2 郭威;;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严崇伟;王家忠;;让法律文化与律师同行[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王霄燕;;晋国的法律文化[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5 巴雅尔赛汗;;清朝法律文化和思想在博克多汗蒙古国法系中的传承[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6 蒋媛;;英汉法律术语的误译及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效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和谐观念及其现代化途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8 淡乐蓉;;“赔命价”习惯法——多元法律文化下的共识性规则[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9 刘金子;李聪;;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与海关法治现状——法治型海关建设的反思与前瞻[A];法制建设与和谐海关征文专辑[C];2007年

10 孙晶;;印度古代宗教哲学[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国发邋闫弘宇;推进法律文化社会化[N];吉林日报;2007年

2 郝铁川 教授;东方法律文化的转型[N];检察日报;2002年

3 曹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初探[N];光明日报;2005年

4 彭志刚 刘英钧;构建良好法律文化 促进改善执法环境[N];法制日报;2002年

5 唐爱萍;法律文化在推进盐政管理中的作用[N];江苏法制报;2007年

6 周逸岗邋宋献;让群众走进法庭 让审判亲近群众[N];江苏经济报;2008年

7 $$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准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 刘会生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蒋元明 $$四川省德阳市委政法委书记 张金明 $$ 国家广电总局总编室副主任 王丹彦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景汉朝 $$ 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副主任 冯骥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 ;弘扬法律文化 维护司法公正[N];人民日报;2001年

8 胡修才;加快立法 优化农村金融环境[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9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董繁;漫谈“黑旋风坐堂”[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任强 李连宇;法律与电影:视界融合中的法律文化[N];法制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少伟;现代文化与中国私法文化价值的确立[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董斌;反腐小说的文化意蕴与价值[D];兰州大学;2007年

3 刘泽友;湘鄂西土家族家族司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贾育林;中国古代廉政法律文化及其现代价值[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张清;解读列宁:法律与经济的互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甘措;藏族法律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叶晓川;清代科举法律文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王晓广;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法律文化冲突论纲[D];吉林大学;2009年

9 黄华均;草原法的文化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李强;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英租威海卫法律文化解读[D];山东大学;2010年

2 谭艳;罪刑法定的文化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3 范文涛;论中国法律文化主体的主体性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继宇;中国传统文化对汉代司法运行机制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小丹;韩非的重刑思想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6 詹筱茹;法律文化影响下的中法国民诉讼意向差异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馨;权利文化与清末修律[D];湘潭大学;2006年

8 易中华;新疆地方立法中的法律文化本土资源[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9 江成斌;中国法律文化的原型与转型[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刘玉国;对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法律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18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18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3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