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德日非讼程序审理对象介评

发布时间:2018-05-01 09:22

  本文选题:非讼程序 + 审理对象 ; 参考:《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摘要】:非讼程序审理对象相当广泛,既包括无争议的非讼事件,也包括存在争议的真正诉讼事件。这些事件多以公益性强、继续性事实或法律关系、法官裁量性、需迅速处理、具有形成作用为主要特点。就审理界限而言,德、日最终虽然都接受了形式界限说,将其委诸于立法者的政策,但受各国整体法制环境影响具体表现并不相同。我国民事程序法应注重非讼程序多重功能的发挥,如此既能避免诸多事件转化为纠纷后再以诉讼程序解决,又能解决大量不适应诉讼程序解决的争议。
[Abstract]:Non-contentious proceedings have a wide range of subjects, including non-contentious events as well as real contentious events. These events a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public welfare, continuing facts or legal relations, judges' discretion, and need to be dealt with quickly. As far as the jurisdiction limits are concerned, Germany and Japan have accepted the formal boundary theory and put it in the policy of legislators, but the concrete performance is not the sam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overall legal environment of various countries.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of our countr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xertion of the multi-function of non-litigant procedure, so that we can not only avoid a lot of incidents being transformed into disputes, but also resolve a large number of disputes which are not suitable for the settlement of litigation procedure.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法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项目“和谐社会构建中我国民事纠纷预防机制的完善——以非讼程序为中心”(2011GFX0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D915;D951.6;D9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郝振江;;论非讼程序在我国的重构[J];法学家;2011年04期

2 傅郁林;;分界·分层·分流·分类——我国民事诉讼制度转型的基本思路[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郝振江;;论非讼程序的功能[J];中外法学;2011年04期

4 屈茂辉;张红;;继续性合同:基于合同法理与立法技术的多重考量[J];中国法学;2010年05期

5 王亚新;;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程序分化[J];中国法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松;;《物权法》遗失物拾得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黄忠新;;《物权法》视野下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理性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3 胡春秀;;日本近现代土地立法的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4 陈学辉;陈凤;;抵押物转让制度中的价值判断[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李雪菁;杨长春;;论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姜巧灵;;非讼程序的缺陷及其完善[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汤文平;;宅基地上私权处分的路径设计[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8 梁慧星;;中国侵权责任法解说[J];北方法学;2011年01期

9 翟云岭;刘耀东;;比较法视野下的《合同法司法解释(二)》悬赏广告规定之质疑[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10 杨德桥;;自然人书面契约取信方式研究[J];北方法学;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振峰;刘京蒙;;论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吴一博;;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物权法保护[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张川华;;禁止债权转让特约效力研究——以《国际商事合同通则(2004)》第9.1.9条为视角[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4 赵晓钧;;欧洲财产法律制度近五十年的发展研究[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彤海;;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立法缺陷[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迟君辉;国际流失文化财产返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周旋;“公私财物”之内涵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妍;当代中国物权法基本问题的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8 单平基;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孙光;海运货物留置权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臻;物之瑕疵担保责任独立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晓圆;合同解除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顾洁璐;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蒋鹂然;论“疾病”在婚姻关系中的法律效果[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程燕琦;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马锦毅;论雇主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李岚;我国事实婚姻立法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邓亮;最高额保证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金凤;简易程序:法理、问题与立法完善之探析——兼论对小额诉讼程序的质疑[J];当代法学;2002年08期

2 傅郁林;;迈向现代化的中国民事诉讼法[J];当代法学;2011年01期

3 范愉;;司法资源供求失衡的悖论与对策 以小额诉讼为切入点[J];法律适用;2011年03期

4 陈桂明;赵蕾;;中国特别程序论纲[J];法学家;2010年06期

5 侯猛;;案件请示制度合理的一面——从最高人民法院角度展开的思考[J];法学;2010年08期

6 张晋红;关于构建民事诉讼一审终审制的立法思考——从完善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视角[J];河北法学;2005年08期

7 蔡虹;非讼程序的理论思考与立法完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邓辉辉;;民事非讼程序基本问题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9期

9 傅郁林;;分界·分层·分流·分类——我国民事诉讼制度转型的基本思路[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章武生;简易、小额诉讼程序与替代性程序之重塑[J];法学研究;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旭能,李忠强;论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对象[J];河北法学;2002年02期

2 李轩;试论行政案件的审理对象[J];行政法学研究;1997年04期

3 董少谋;王蓓;;诉讼标的论的新视角——创设预备性合并制度的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邓刚宏;马立群;;对行政诉讼之特质的梳理与反思——以与民事诉讼比较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1年06期

5 林莉红,李家斌;也论行政案件的审理对象[J];河北法学;1998年06期

6 杨玉泉;;选择与规制:诉因在民事诉讼中的功能分析[J];天府新论;2006年06期

7 刘田玉;简论公诉案件的审理对象和范围——关于綦江虹桥案的诉讼法理[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宋炉安,李树忠;行政诉讼的审理对象[J];行政法学研究;1997年02期

9 李志胜,苗波;对一起工商行政登记案件的法律分析[J];山东审判;1999年06期

10 傅郁林;;仲裁审理的范围:请求与事实[J];北京仲裁;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允玲;;当事人处分权和辩论权与法院审判权之间的互动关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张晓森;;关联交易诉讼的举证责任探讨[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赵刚;;中国司法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和前景——以21世纪中国司法体制改革为研究视角[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红;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对象[N];江苏经济报;2003年

2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李金刚;房地产登记行政诉讼审理对象的再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 史新章;商标分割制度探析(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4 汪强;有压力不是理由[N];中国教师报;2006年

5 武楠;行民交叉案件 审理困境与出路[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7 吴宏耀;我国应当确立行政简易裁判程序[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本报通讯员;重庆市审计局业务审理会求准求实[N];中国审计报;2006年

9 傅晓松;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缺陷[N];西部法制报;2005年

10 姚清行 邹海强;龙海地税举办税务案件审理模拟会[N];海峡财经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力;民事诉讼构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薇;重构行政诉讼的审理对象[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张霄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之当事人适格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赵丽萍;论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改进与完善[D];山东大学;2011年

4 崔振;论民事上诉权的保障与限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常懂;论我国刑事再审程序[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刘冬宇;刑事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侯峰;释明权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8 徐澎;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修改得失谈[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李成革;行政赔偿诉讼证明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胡炀威;民事再审事由立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28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28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2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