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律文化的观念之维及其中西方差异除魅

发布时间:2018-05-01 14:06

  本文选题:法律文化 + 观念 ; 参考:《江海学刊》2013年02期


【摘要】:立基于观念之维的法律文化观更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并理解法律文化的中西之分野、古今之脉络,进而致力于建设一种沿承自身传统同时指向现代法治目标的法律文化。因研究方法的宏大叙事,时空选择的非对应性,学界关于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的结论多有瑕疵。中西方的传统法律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以西方现代法律文化为标准来分析、评价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法治休戚相关的一系列观念与价值是现代法律文化的基本内容,它们所构成的法律文化保障法治得以实现,同时也只有法治才是引领法律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唯一实践方案。
[Abstract]:The concept of legal culture based on concept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and underst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legal culture, ancient and modern context, and then to build a legal culture along its own tradition and point to the goal of modern rule of law. Because of the grand narration of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non-correspondence of the choice of time and space, there are many flaws in the academic conclusions about the differences of legal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of China and the West is consistent to a certain extent. It is not a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 to evaluate the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western modern legal culture. A series of concepts and value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ule of law are the basic contents of modern legal culture. The legal culture that they constitute ensur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at the same time, only the rule of law is the only practical scheme leading the legal culture to moderniz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资助
【分类号】:D9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滋贺秀三;中国法文化的考察——以诉讼的形态为素材[J];比较法研究;1988年03期

2 戴维·杜鲁贝克,王力威,潘汉典;论当代美国的法律与发展运动(上)[J];比较法研究;1990年02期

3 J.H.梅里曼,D.S.克拉克,L.M.弗里德曼,俗僧;“法律与发展研究”的特性[J];比较法研究;1990年02期

4 高鸿钧;;法律文化与法律移植:中西古今之间[J];比较法研究;2008年05期

5 柳正权;;中国法律文化研究范式之审视[J];法学评论;2009年05期

6 罗杰·科特威尔,周峗;法律文化的概念——以L.M.弗里德曼相关研究为参照[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高鸿钧;;法律文化的语义、语境及其中国问题[J];中国法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当代中国权利立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程乃胜;;庞德的法律目的思想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陈宏光;曹达全;;公私法划分问题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5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王亚军;;论罗马法学的发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7 刘国庆;;关于刑诉中法官调查权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8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章礼强;民俗与民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温辉;;论行政公诉的理论基石[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5 黄韬;;考察我国法院处理不良金融债权争议案件的政治维度[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7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9 杨胜;;论新型陪审团的构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谢锐勤;李萌子;;需求与回应:转型社会背景下的最高人民法院——从1980-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郑现U,

本文编号:1829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29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8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