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法律人化解法律经济学难题的蹊径
本文选题:法律经济学 + 理论内核 ; 参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法律经济学引入我国后呈现出两张皮现象。一方面,经济学界利用其数理分析优势将最大化理念扩及几乎所有的传统法学领域;另一方面,法律学界大多处于既难以抗衡也无法应对、或退避三舍、或不屑一顾的矛盾尴尬境地。这不仅仅由于法律人数理基础薄弱使然,更主要的是根源于法学界鲜有人能够真正理解法律经济学开山鼻祖科斯理论的真谛,从而大大削弱了这一新兴学科在推进我国法制建设、法学理论科学化进程中所能发挥的应有作用。除了着力理解科斯定理的内核外,有关将资源配置转换为权利配置的原创思想以及总体的、边际的和替代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张五常对于合约选择局限条件的精妙概括,或许是引领法律人通向法律经济学蹊径的法门。经此传导,利益衡量论科学化难题也将迎刃而解。
[Abstract]: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law and economics into China, there are two skin phenomena. On the one hand, the economic circles use their advantage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to extend the maximization idea to almost all the traditional legal fields; on the other hand, most of the legal circles are either difficult to contend with or unable to cope with it, or take refuge from each other. Or disdain for an awkward and contradictory situation. This is due not only to the weak mathematical basis of legal people, but also to the fact that few people in the field of law can really 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 of Coase's theory. Therefore, this new discipline has greatly weakened the due role of this new discipline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and the scientific process of legal theory in our country. In addition to focusing on understanding the core of the Coase Theorem, the original idea of transforming resource allocation into power allocation and the overall, marginal and alternativ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methods, Zhang Wuchang's subtle summary of the limited conditions for contract selection, Perhaps it is the method that leads the legal person to the path of legal economics. Through this transmission, the scientific problem of interest measurement theory will also be solved.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820083)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1FXA002) 南京大学“985”三期基金项目
【分类号】:D9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果;李安安;;投资者革命、股东积极主义与公司法的结构性变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吴建斌;;公司法人格否认成文规则适用困境的化解[J];法学;2009年07期
3 吴建斌;;合意原则何以对决多数决——公司合同理论本土化迷思解析[J];法学;2011年02期
4 吴建斌;;“人走股清”纠纷裁判困局[J];董事会;2011年01期
5 吴建斌;;公司决议虚构的法律盲区[J];董事会;2011年03期
6 吴建斌;;姚明弃用人力资本出资之谜[J];董事会;2011年09期
7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2期
8 张维迎;产权安排与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J];经济研究;2000年06期
9 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10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J];经济研究;1996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峰;;论公司的出资形式和出资监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翟继光;;税收法律关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强昌文;;法理学教改的基本思路——从素质教育谈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4 翟继光;;经济法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5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王清平,段斌;企业会计涉假民事法律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郭哲;;对“见死不救”的法理学再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储育明;;关于人力资本不宜作为公司股东出资标的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吕明;;制度、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对法治“本土资源论”的一种补充[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杜伟平;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探讨及防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周晓唯;杨露;;商业欺诈行为市场规制的经济学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雷新途;邓启明;;资产专用性、声誉与企业财务契约自我履行:一项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5 史建泉;;刑事和解与公诉权浅论[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谢舜茂;;家庭规模的选择的经济学分析——以贵阳市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效民;韦秀远;;垦区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理论研究[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8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浪潮[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9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豆景俊;张建涛;;我国的法经济学研究现状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梁睿;美国清洁空气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梁媛;国有资产境外投资风险生成机理与治理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姜海;我国高校经济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凌雪冰;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户耕地投入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雄;土地使用权征用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叶宗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型私营企业诚信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凌艳;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法规制的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培新;;填补公司合同“缝隙”——司法介入公司运作的一个分析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郭富青;;当今世界性公司法现代化改革:竞争·趋同·融合[J];比较法研究;2008年05期
3 陈醇;;意思形成与意思表示的区别:决议的独立性初探[J];比较法研究;2008年06期
4 华鹰;新商标法关于商标在先权利规定的现实意义[J];商业研究;2003年08期
5 石少侠;;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适用[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6 刘迎霜;;公司契约理论对公司法的解读[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7 张平华;;权利冲突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熊静波;;表达自由和人格权的冲突与调和——从基本权利限制理论角度观察[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张平华;;权利位阶论——关于权利冲突化解机制的初步探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虞政平;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审查[J];法律适用;2003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范静;[N];法制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军民;;国外法经济学研究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2 谢福生;法律经济学的道路[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3 钱弘道;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J];法学研究;2002年04期
4 时显群;波斯纳法律经济学探究[J];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5 张建伟;法律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范式竞争与反思性评论[J];中州学刊;2003年06期
6 胡为雄;从马克思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到当代法律经济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张春玲;经济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J];商业研究;2005年03期
8 张皖巢;;全民节能更要讲“法律经济学”[J];中国财政;2008年18期
9 黄涛;;浅谈法律经济学[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1期
10 丁以升,张玉堂;法律经济学中的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方法论视角的解读与反思[J];法学研究;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振宇;;我国法律经济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3 周林彬;李胜兰;;法律经济学课程设计比较研究(研究报告)[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周林彬;冯曦;;中国法律经济学的现状与未来——从八个方面转变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张跃进;陈祖华;;超越波斯纳的国际运动——法律经济学流派融合的原因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吴锦宇;;浅议大陆法系对法律经济学的继受——一种比较法的视角[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赫然;亓晓鹏;;法律父爱主义在权力运作中的困境[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李强;;威慑规则与预防规则——法律经济学视角下的矿难治理问题[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吴锦宇;;“法和经济学”在台湾[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山大学法学院 周林彬 孙琳玲;忽如一夜春风来[N];社会科学报;2008年
2 柯华庆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经济学:改良与实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钱弘道;从法律经济学看我国法律改革[N];检察日报;2001年
4 侯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院的社会科学:前景何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李昌麒;法治保障公平分享发展成果[N];人民日报;2008年
6 宋功德;法律的门槛[N];法制日报;2007年
7 张芝梅;法律解释与哲学阐释[N];光明日报;2006年
8 刘作翔;法治精髓:权利的平等保护[N];法制日报;2002年
9 喻中;作为一种法学方法的“以人为本”[N];光明日报;2005年
10 法学博士 黄 晓;数字环境下著作权法的社会功能[N];人民法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潘小军;艰难中前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陈正华;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法律经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李忠民;美国刑事商业性私人参与研究与借鉴[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游志能;民族习惯法的经济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朱凤义;转型中国法律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光;法律经济学中的相互性思维[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姜宇;法律经济学对我国法治的价值[D];河南大学;2012年
3 李旭东;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吕铁雷;论法律经济学的优势和相关问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5 钱鲲;法律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匡凯;计量法学学科定位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范军;成本收益分析:基本理论与我国立法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赵娴;法律标准导论[D];苏州大学;2009年
9 杨宇;法律经济学理论范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徐尚青;信息商品化的传媒侵犯财产权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41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4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