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政治诉求与权利救济

发布时间:2018-05-13 08:19

  本文选题:政治诉求 + 权利救济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摘要】:群众利益诉求可分为政治表达诉求和权利救济诉求,因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等诸多原因,弱势群体和中间群体的话语权受到严重制约,畅通这两类群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和保障其实际效用,是当前我国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着眼点。在分析群众利益诉求的类型与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予以类型化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Abstract]:People's interest demands can be divided into political expression demands and right relief demands. Due to the social stratum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rest demand expression mechanism, the voice rights of the weak groups and the middle groups are seriously restricted. It is an important point to improve and innovate the social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to unblock the mechanism of expressing the interests of these two groups and to ensure their actual utilit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interest demands, this paper classifies the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mass interest demands and analyzes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BFX009)
【分类号】:D92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孝文;;论法定权利的实现——以法社会学为视角[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龙建明;;论权利救济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法治意义——以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冲突为分析视角[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郭哲;;农民权利保护与权利救济的人本发展观视角[J];求索;2006年09期

4 金自宁;;“宪法第一案”与公法“私法化”[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陈宏彩;;权利救济与社会和谐:内在逻辑及其制度创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6 骆东平;;美国性骚扰纠纷解决机制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徐少鸿;吴沛好;;对农民权利表达问题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8 ;2008年中国十大法制新闻[J];司法业务文选;2009年07期

9 李昌凤;;当前法治社会构建中的私权保障问题[J];学习论坛;2007年08期

10 许德宾;;试论公共利益的表达机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麻新平;;董必武人民司法观与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2 朱伟;陈党;;完善法律机制 化解社会矛盾以构建和谐社会[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彭君;;论董必武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的思想及其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 吴任 文松;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四点建议[N];检察日报;2011年

2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 张文;执行担保人可否不经审判直接进行权利救济[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郑州铁路运输法院 刘建梓 刘冰泉;票据被除权后的权利救济[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记者 白伟 冯宝玲;权利救济原则在纠正行政行为错误中的法律魅力[N];甘肃法制报;2010年

5 雷小政;诉外调解具有双重功能[N];法制日报;2004年

6 王新环;修复受损的正义[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7 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龙;法治与人权保障的现实标尺[N];湖北日报;2010年

8 哈斯律师;对商评委驳回商标复审决定不服的,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权利救济?[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9 钱卫清;权利救济途径[N];法制日报;2006年

10 北京万国学校;理论法学命题趋势和考试重点[N];人民法院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迎春;中美土地征收制度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病人的权利保护[D];吉林大学;2007年

2 周立文;权利救济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

3 于宏;权利救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能;立法中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林喜芬;基本权实现与权力行使:美国“宪法性刑事诉讼法”的逻辑展开[D];四川大学;2006年

6 于江涛;法的利导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金明月;罪犯权利救济的韩中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冯洲静;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理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9 陶然;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的法理差异与互补[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谷欣;公民法律意识与信访制度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82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882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5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