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宪政分属两条根本不同的法治道路

发布时间:2018-05-19 07:58

  本文选题:依宪治国 + 依宪执政 ; 参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03期


【摘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从宪法在法治体系的根本地位和功能上,凸显了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从实质上说,这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宪法确定的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执政方式,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宪政派学者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同西方宪政混在一起,意在从根本方向上扰乱人们的思想。实际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宪政分属两条根本不同的法治道路,两者在理论基础、宪法依据、国家制度、领导核心、权力主体、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等方面都有根本不同。
[Abstract]: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on and ruling by the constitution, from the fundamental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in the system of rule of law, highlights the ke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In essence, this is the basic strateg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rough the Constitution to govern the country and govern the country, leading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to uphold and develop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cholars of liberal constitutionalism mixed constitutionalism and constitutionalism with western constitutionalism in order to disturb people's thoughts in the fundamental direction. In fact,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on, governing by the constitution and constitutionalism in the west belong to two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ways of ruling by law. They are based on theory, constitutional basis, national system, core of leadership, subject of power. The principles adopted by state institutions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
【分类号】:D920.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玲玲;;试析法治建设中的法治文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冀睿;对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的法律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常宝莲;;诉讼论证中的实践理性及其方法论要求[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4 张爱;;日本大学第三者评价的模式及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5 刘金国;;权力腐败的法理透析[J];法学杂志;2012年02期

6 高文苗;;关于宏观调控权的几点法律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7年09期

7 姚茜;;QFII机制下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年04期

8 田晓艳;;论动物福利立法[J];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9 吕玉丰;;浅析合同法第52条第5项[J];法制与社会;2008年15期

10 王f ;;法与科学发展之我见[J];法制与社会;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孙志勇;;律师在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的角色[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松;刘中发;;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探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3 张莹;;从董必武法学思想透析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二辑)[C];2012年

4 曹英志;范晓婷;SHI Chu;;再论海洋倾废概念[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8年卷第1期 总第7期)[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炳斌;TRIPS协定下专利申请的披露要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宁洁;法伦理学:学科抑或思想[D];湘潭大学;2011年

3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4 房丽;数罪并罚限制加重原则之解构[D];吉林大学;2012年

5 刘李明;社会舆论的司法意蕴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韦伟强;中国危机管理法制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亮;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肖琼;我国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王康;基因权的私法规范[D];复旦大学;2012年

10 王晨宇;冲突法功能论[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峰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俊明;高等教育行政程序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黄丹峰;无效合同认定之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季敏;公司社会责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刘晓芳;中国排污权交易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白雪;网络交易合同履行障碍及其救济[D];吉林大学;2011年

9 蔡晓琪;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思典;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主要原则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玉芳;;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J];民主与科学;2008年05期

2 莫纪宏;;要学会如何“依宪治国”[J];领导科学;2013年15期

3 ;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首项要义是依宪治国[J];人民之声;2000年11期

4 米凤君;;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J];吉林人大;2004年05期

5 米凤君;;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学习贯彻宪法的点滴体会[J];中国人大;2004年08期

6 熊立胜;;宪法与宪政[J];求实;2012年S2期

7 ;法治博览[J];人民政坛;2013年01期

8 莫纪宏;;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核心是“依宪治国”[J];前线;2013年03期

9 文友华;;依宪治国的新进展及其发展路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10 秦前红;;中国共产党未来长期执政之基——宪法共识下的依宪执政、依宪治国[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邝少明;张威;王兰平;;依宪治国与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军;;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3 陈军;;依宪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三辑)[C];2003年

4 马艳;;论宪法的执行[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莫纪宏;法治方式的内涵就是“依宪治国”[N];学习时报;2012年

2 本报评论员;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N];法制日报;2012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王利明;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N];光明日报;2012年

4 本报评论员;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N];人民日报;2012年

5 莫纪宏;要学会如何“依宪治国”[N];学习时报;2013年

6 本报评论员;依法治国必先依宪治国[N];法制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梁捷;敬畏宪法 依宪治国[N];光明日报;2014年

8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党建政法所副所长 温万名;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N];山西日报;2014年

9 陕西省委党校法学部教授、省法学会常务理事 傅小青;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N];西部法制报;2014年

10 ;为什么说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静;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09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09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d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