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发展的知识学进路——评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本文选题:邓正来 + 知识学 ; 参考:《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12期
【摘要】:该文以邓正来提出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命题为例,分析社会科学发展的知识学进路。以知识反思的方式对待"中国经验",其逻辑起点是"中国经验"之于西方社会理论的相异性,由之产生的"问题意识"内在地包含了西方社会理论命题。以西方社会理论命题为起点、以"中国经验"为思考载体的知识反思活动,不足以真正实现理论的"范式革命"。存在于复杂"中国经验"与具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须由具体的经验研究积累填平。
[Abstract]:Taking Deng Zhenglai's proposition "where to go of Chinese Law"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ath of knowledge learn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Chinese experience"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experience" and western social theory, and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produced by it contains the proposition of western social theory. Taking the proposition of western social the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Chinese experience" as the thinking carrier, the activity of knowledge reflection is not enough to truly realize the "paradigm revolution" of the theory. The gap between the complex "Chinese experience" and the Chinese social science with subjectivity must be filled by the accumulation of concrete experience.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苏力;;好的研究与实证研究[J];法学;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敏;;试析法律移植的逻辑[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郑彩莲;;从法律的维度解读哈耶克的《法律、立法与自由》[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任瑞兴;;价值诉求与制度考量:当前我国诉权研究之省思[J];当代法学;2010年04期
4 陈媛;;知识生产的“理想图景”能否走出“现代化范式”——读《中国法学向何处去》[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5 徐亚文;;对法的阶级分析方法的知识社会学思考[J];法制现代化研究;2007年00期
6 王凤涛;;法官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偏好——从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切入[J];法律和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7 陈柏峰;侯猛;苏力;桑本谦;成凡;;对话苏力:什么是你的贡献[J];法律和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8 邵六益;;社科法学的知识反思——以研究方法为核心[J];法商研究;2015年02期
9 李涵伟;张星;;民族院校法学硕士培养模式的现状评析——以S校法学理论硕士点为例[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4年12期
10 桑本谦;;阅读苏力[J];中国法律评论;201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立贤;李连春;;裁判解释方法的迷思与超越——常识主义刑法观视野下的位阶解释分析[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下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侯瑞雪;论“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和清;法与人类解放:马克思法制观与当代中国法制建设[D];吉林大学;2009年
3 查国防;死刑适用的影响性因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艳玉;哈耶克平等观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英文;法的形而上学批判[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晓莉;论公德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姚选民;“和谐社会”主题下的法学研究现象之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5 金海燕;论刑事案例指导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6 郭军卫;论第三人撤销之诉[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7 李艳东;豫北小镇故事[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黄彩颜;股东解散请求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9 吴琢琼;非法储存爆炸物案评析[D];湖南大学;2014年
10 师晓东;绑架罪“情节较轻”的司法认定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苏力;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梁祝的悲剧说起[J];比较法研究;2003年02期
2 朱苏力;;从药家鑫案看刑罚的殃及效果和罪责自负——纪念《法学》复刊30周年·名家论坛(一)[J];法学;2011年06期
3 刘忠;;规模与内部治理——中国法院编制变迁三十年(1978—2008)[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05期
4 苏力;;纲常、礼仪、称呼与秩序建构——追求对儒家的制度性理解[J];中国法学;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国东;;“邓正来问题”与“知识—法学路径”的社会—历史限度——以福柯话语理论为参照[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3期
2 商红日;;“为了中国”,“为了中国学术”,这是邓正来的“中国心”——缅怀邓正来先生[J];比较政治学研究;2013年01期
3 邓正来;;你们心里一定要存留的那种“担当”[J];民主与科学;2013年01期
4 唐亚林;;一个真性情的汉子——纪念邓正来先生[J];比较政治学研究;2013年01期
5 孙周兴;;一个人的消失是如此容易——悼念邓正来先生[J];比较政治学研究;2013年01期
6 刘小平;邓正来;;“全球结构”与学者的智性努力——访邓正来先生[J];学习与探索;2006年01期
7 吴励生;;学统与道统反思:解构体制化学术——邓正来知识批判之二[J];河北法学;2007年06期
8 吴励生;;把知识开放出来的思想和思想者——邓正来知识批判之一[J];河北法学;2006年10期
9 刘拥华;;什么是我们时代的真问题——邓正来结构分析之前提批判[J];河北法学;2007年01期
10 吴彦;;“西方”和“东方”的原初情感型构——评邓正来和刘小枫、甘阳“阅读西方”的不同论说[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早报记者 石剑峰;邓正来告别学术江湖[N];东方早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王京雪 实习生 田雪乔;邓正来,他也是“愿意这样走的”[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3 湖南省东安县人民法院 陈雅凌;缅怀邓正来先生[N];人民法院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邓正来:生命不在长度,,而在精神维度[N];光明日报;2013年
5 丁国强;邓正来:唤醒中国法学的“自我意识”[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教授 黄卫平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教授 唐娟;邓正来:哈耶克研究的标志性学者[N];深圳特区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王丽丽;邓正来:学问普济天下人生特立独行[N];检察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晓丹;法律的稳定与变化[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小平;自由社会的宪政哲学[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31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1931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