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抗战前国民政府的矿业政策与绩效评估

发布时间:2018-06-22 03:00

  本文选题:国民政府 + 矿业政策 ; 参考:《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2年10期


【摘要】:战前国民政府的矿业政策以《矿业法》为核心,明确了国家在矿产勘探开发、矿权设定诸方面的权限,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外资任意侵占中国矿权的格局;面对各省土窑泛滥、矿业纠纷迭起、矿产无序开采且地方政府执行不力的局面,国民政府强化了国家对矿业的干预,将各矿置于政府的监督取缔之下。在战争阴云的笼罩下,国民政府的矿业政策体现出针对性、应急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主要矿产由国家统制,有其特殊背景,是国民政府经济备战的重中之重。但也要看到,矿产统制对民营矿业来说无疑是一限制和打击,妨碍了民间投资办矿的热情,损害了部分矿商、矿工的权利,从而使国民政府矿业政策的绩效大打折扣。
[Abstract]:The mining policy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before the war took the Mining Law as the core, defined the state's authority in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ineral rights, to a certain extent, changed the pattern of foreign capital arbitrarily encroaching on China's mineral rights, faced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indigenous kilns in various provinces. Mining disputes have sprung up, mineral mining has been disorderly and local governments have failed to enforce the situation,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has strengthened the state's intervention in the mining industry, putting the mines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outlawed them. Under the cloud of war, the mining policy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tinence, urgency and flexibility. The main mineral resources controlled by the state have their special background and are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n preparing for war. But we should also see that the mineral control is undoubtedly a restriction and a blow to the private mining industry, which hinders the enthusiasm of private investment in mining, and damages the rights of some miners and miners, thus greatly reduc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mining policy.
【作者单位】: 湖北理工学院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分类号】:D929;K262.9;D92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忠民,朱婷;略论南京政府抗战前的国有经济政策(1927~1937)[J];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2 肖自力;民国时期钨砂走私现象探析[J];近代史研究;2005年04期

3 唐凌;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矿业政策[J];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04期

4 徐建生;民国北京、南京政府经济政策的思想基础[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03期

5 彭南生;饶水利;;简论1929年的《工厂法》[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祥明;发展知识经济与制度创新[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 贺一耕;制度创新与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姜虹;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改组中国银行原因探析[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4 陈向阳;近世中国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再讨论[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5 崔建华;;我国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缺陷及其深层原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后小仙,徐永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中的政府经济功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何晓玲,郝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制度成因初探[J];北方经济;2005年10期

8 胡贺;;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分析及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9 李雪松;制度变迁进程中政府的经济职能[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0 李慧才;企业文化中的创新机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芳;;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产权问题[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2 金媛媛;;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马江;;科学发展观——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方针[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4 马江;;贯彻循环经济理念 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5 马江;章尺木;;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燕继荣;;对于服务型政府改革的思考[A];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07年

7 李忠旭;;蔬菜流通模式的制度变迁——关于农产品市场改建成超市的问题探讨[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8 张俊清;;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9 何丹;吴九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贺卫;;试论诺思的经济增长学说——制度变迁理论[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维春;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罗晓春;对外贸易与江苏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1895—1936)[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胡金波;21世纪初我国充分就业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5 郑学军;中国股市的结构与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6 郭建晖;国有资本财务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杨明;可持续发展的矿业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8 邹平;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9 史耀疆;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私营企业家成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10 刘建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勃;我国财政风险分析[D];湘潭大学;2002年

2 韩莉;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问题研究——以美国庄臣公司(中国)为例[D];暨南大学;2000年

3 刘涛;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4 张新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粟建国;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丁俊民;国有商业银行监管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8 杜金沛;国企预算约束与企业产权制度创新[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9 秦泗阳;制度变迁理论的案例分析——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世畦;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控制全国经济的努力和国家资本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丁日初 ,沈祖炜;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家资本[J];民国档案;1986年04期

3 宗玉梅,林乘东;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工业政策初探[J];民国档案;1994年02期

4 戚如高,周媛;资源委员会的《三年计划》及其实施[J];民国档案;1996年02期

5 齐春风;抗战时期国统区与沦陷区间走私贸易述论[J];民国档案;1999年01期

6 张学强;略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工业化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7 张磊;试论孙中山的社会经济思想——关于民生主义的研究[J];近代史研究;1980年02期

8 冯治;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外贸易管制述评[J];近代史研究;1988年06期

9 朱荫贵;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资本股份制企业形成的途径[J];近代史研究;2005年05期

10 杨丹伟;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合法性[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蓉;;国民政府的滑翔运动管理与实践研究(1939-1945)[J];社科纵横;2011年07期

2 朱媛媛;;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及启示[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姜鑫;;南京国民政府五院制度的瓦解[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05期

4 唐伯友;;抗战胜利初期国民政府对日索赔与索还工作始末[J];重庆与世界;2011年12期

5 陈惠惠;;歌咏宣传与“抗战建国”——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歌咏宣传目的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6 陈桃;梁含雪;;民国时期民营报人和报纸——以1931年后国民政府与史量才的博弈为例[J];新闻世界;2011年07期

7 倪方六;;南京总统府大门的风水传闻[J];文史博览;2011年01期

8 李晓社;;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事法制机构述略[J];军事历史研究;2011年02期

9 任庆海;王兴业;;“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存亡始末[J];文史精华;2011年S1期

10 王丰;;国民党抢运黄金内幕[J];读书文摘;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博;;略述国民革命军陆军师之变革[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2 蒋清宏;;国民政府战前关税政策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3 袁成毅;;中国抗战财产损失研究述评[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蔡亮;;抗战初期上海民营工厂之内迁及意义[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左双文;朱怀远;;王世杰与战后对日和约问题的交涉[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于宁宁;;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对美为重心的外交格局的形成[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7 张文生;;国民政府与台湾光复[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左玉河;;南京国民政府废除旧历运动评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9 蒋国宏;;国民政府“全国生产会议”述论[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10 于耀洲;;对抗日战争战略反攻前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评价[A];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专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武;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发大西北始末[N];西部时报;2009年

2 招思虹;华侨独撑万国博览会“中国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俞兴茂;汪精卫何时任伪国民政府主席[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李宗益;“五三惨案”中的那些往事[N];济南日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李华彬;战争阴云下:一个非常时期的财政变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6 徐莉君 刘迪;南洋大楼与武汉国民政府[N];长江日报;2005年

7 编写 王磊;川岛芳子死刑疑云[N];文汇报;2010年

8 徐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沿革[N];中国档案报;2004年

9 新华社记者肖春飞、金■■;为了延续民族的血脉,向西,,再向西![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田志凌;1940-1945 抗战烽火中的“文化苦旅”[N];西部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邢巍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长职能研究(1928-1937)[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政治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玉红;中国国民政府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5 孙洋;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杨福林;国民政府战时贸易统制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宝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D];苏州大学;2004年

8 杨禾丰;圣约翰大学的校园生活及其变迁(1920-1937)[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杨吉安;权力、话语与社会控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郝银侠;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田赋征实制度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丽;江浙企业家与国民政府关系研究(1927-1949)[D];西南大学;2008年

2 穆键;国民政府对印支之政策及演变(1941-1946)[D];安徽大学;2005年

3 崔瑞涛;浅析国民政府抗战期间的对外经济举措[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难民安置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范连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惩治腐败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超;论二战时期国民政府对苏联的外交[D];兰州大学;2006年

7 钱堂容;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赵颖;浅论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对日妥协[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秦松;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农业行政[D];西南大学;2006年

10 汪进春;基督教与新生活运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51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051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2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