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因革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第三届工作年会
[Abstract]:On October 20, 2012, the academic Symposium 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Social change" and the third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stitute of Modern Law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held in the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ited to the annual meeting are Professor Hou Xinyi of Nankai University, Professor Zhou Dongping of Xiamen University, Professor Yan Xiaojun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nd Chinese Youth Politics
【分类号】:D90-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秀兰;;制度构建与社会变迁——近代中国专利立法论[J];法学论坛;2006年04期
2 刘育梅;;社会变迁与美国法制现代化——简评劳伦斯·弗里德曼的法律文化理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李丽辉;;试论软法的理论生成及其应用[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4 谢冬慧;;我国主体性法律形式之变迁[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1期
5 陈文华;;变迁社会中的法律观——从古希腊到中世纪[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张策华;社会变迁与中国法律文化变迁[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张明新;;近代上海:西法东渐、法制转型与社会变迁——“西法东渐与上海近代法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陈军;董伟;;当代中国法律语言特征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2期
9 邓江凌;;社会变迁中的农村法治问题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谭建华;张兆凯;;社会变迁与《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J];船山学刊;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日程表[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编者的话[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洪永红;;从事非洲法研究与教学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三十年[C];2010年
4 马明贤;;传统规则的现代化尝试:伊斯兰法律的法典化[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马旭东;;试论罗马法对伊斯兰法的影响[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彭勃;;WTO透明度原则对深圳特区法制建设的规范性要求[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孟凡彬;;德国媒体法体系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哈宝玉;;蒙元时期的穆斯林与伊斯兰教法[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金全;郭亮;;西盟佤族原始法文化的原创性[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编后记[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新桥;网上资料未经证实视为无效[N];法制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秦平;法律职业共同体:法治社会的标志[N];法制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庄永廉;关注前沿问题 寻求治理良策[N];检察日报;2002年
4 ;这个教材科,几乎每周都发黑“红包”[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本报记者 邹建锋;副教授状告教育部[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6 记者 张强;肖传国再诉方舟子名誉侵权[N];科技日报;2007年
7 记者那日苏通讯员郭京霞;职称评审未通过 走上公堂讨说法[N];法制日报;2003年
8 吴革;法治语境下的个案走向[N];法制日报;2006年
9 吕艳滨;树立宪法权威 保护公民权益[N];检察日报;2002年
10 赵秉志 阴建峰;“当代国际刑法与国际犯罪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胡照青;晚清社会变迁中的法学翻译及其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年)[D];四川大学;2007年
4 梁木生;内生于市场的法治建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金晓丹;法律的稳定与变化[D];吉林大学;2007年
6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永忠;法律发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s,
本文编号:2126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2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