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论著作人格权保护在美国的演绎

发布时间:2018-07-16 18:27
【摘要】:著作人格权作为一种非财产性权利,是作者享有的基于作品产生的人格利益。著作人格权制度是版权体系和作者权体系的分水岭所在。现行美国《版权法》第106条之2保护"某些作者的署名权及其保护作品完整权",可是美国真的保护著作人格权吗?最初,美国延续版权体系的传统,无论是在版权法案中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不保护著作人格权制度。直到1988年,美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后,为了履行公约义务不得不在其版权法案中加入著作人格权的保护条款,但在司法实践中,美国仍遵循版权是财产权的理念,通过对作者和作品范围严格限定并未真正保护著作人格权。
[Abstract]:As a non-property right, the author's personality right is based on his works. The system of writing personality right is the watershed between copyright system and author right system. Section 106 bis of the current US copyright Act protects "the authorship of certain authors and the right to protect the integrity of their works", but does the United States really protect the personality of the author? Initially,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d the tradition of copyright system, neither in the copyright Act nor in judicial practice. Until 1988, after the United States joined the Berne Convention,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obligations of the Convention, it had to include in its copyright Act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personality of works, but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United States still adheres to the idea that copyright is the right to property. By strictly limiting the scope of the author and the work, the author's personality right is not really protected.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71.2;DD9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崔立红;翟云鹏;;植物新品种保护中的“依赖性派生品种”制度初探[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雪华;我国地理标志两种保护机制的冲突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田胜;知识产权与人权的冲突和协调[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3 张涛;驰名商标反淡化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伍鹏;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与协调[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姜海霞;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丁彦彦;网络著作权的利益博弈及法理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美欧版权法的对策比较(上)[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年05期

2 王树春;中国古代存在版权保护吗[J];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05期

3 刘茂林;美国有关版权侵权与反不正当竞争的司法发展[J];外国法译评;1994年02期

4 木易;土耳其颁布版权法[J];出版参考;1995年15期

5 马克·戴维生,,王源扩;计算机网络通讯与美国版权法的新动向──评美国知识产权工作组1995年9月《最终报告》[J];外国法译评;1996年01期

6 易健雄;;“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之反思——重读《安妮法》[J];知识产权;2008年01期

7 薛伟贤;日本知识产权法的最新发展[J];法学杂志;1997年04期

8 李明德;美国《版权法》对于计算机软件的保护[J];科技与法律;2005年01期

9 卢春荣;;计算机软件交易规则与版权法的冲突和协调——以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为中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左金风;;美国《1990年建筑作品版权保护法》评述[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寿步;;论版权与专利若干基本概念——试议美国版权法第102条的翻译[A];专利法研究(1997)[C];1997年

2 杜江;;浅谈英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发展趋势——从侵犯版权罪谈起[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杜江;;浅谈英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发展趋势——从侵犯版权罪谈起[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4 王章伟;;从《传奇》案看网络游戏作品的版权保护[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国富兰克林法律中心教授 玛丽·王;版权法也保护网络服务提供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讯源 编译;法国新版权法案引争议[N];计算机世界;2006年

3 新闻出版总署版权管理司国际处处长 蒋茂凝;美国版权登记制度探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杜华斌;加立法惩罚网上个人非法下载[N];科技日报;2008年

5 禹美亨 (作者为韩国文化观光部版权处副处长) 本报记者 赖名芳 方圆 整理;力求表演与使用平衡[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杜华斌;加拿大立法惩罚个人非法下载[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7 魏红;美国版权考察纪行(二)[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王俊鸣 整理;印度:出司法重拳打击盗版[N];科技日报;2006年

9 邢旭东;在线分享音乐有罪?教授挑战版权法[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闵杰;诞生于清末的中国第一部版权法[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秋季;清末民初中国知识产权法的产生及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2 文昶集;韩国网络游戏法相关问题及改善方案[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苏丹;中国古代版权保护考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胡维华;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黄鹂;美国版权间接侵权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卢春荣;《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在美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D];暨南大学;2008年

7 郑珂;欧盟知识产权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薛汇丰;《大清著作权律》述论[D];苏州大学;2008年

9 张小林;《大清著作权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杨铿灵;精雕公司诉奈凯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评析[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27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27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d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