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抑或务实:清朝律例之间有关监羁犯证的歧异规定
[Abstract]: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re were some gains and losses, that is, the detention of all the prisoners above the cane and the critical certificates. The law is constitutional, but the example is a change of chapter. Kangxi 45 years (1706) a law against the provisions of an attempt to all caning light offenders and even the entire exclusion of the official custody of the scope of their bail pending trial. However, the rule of Yongzheng seven years (1729) reverted to the practice of law,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three-level prison system, such as deep prison system, shallow prison system, curatorial prison system and so on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the second level prison system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ison was created. The prescriptions of Kangxi 45 years and Yongzheng 7 years changed or adhered to the law, which not only reflected the duality of time and time, but also reflected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dynasties' prescriptive purport.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代私牢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2YJC770010) 2011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清代窃盗问题研究”(11JCLS03Y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友好;张春莉;;论我国古代证人之作证责任[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04期
2 蒋铁初;中国古代证人制度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裘士京,张翅;略论两汉察举制度与人才选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史五一;试析明后期财政危机的根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纪慧娟,宗韵;明代驿递夫役佥派方式之变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孙彩红,陈明光;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周晓光;徽州学术文化理念的历史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2 李志祥;;道德资本与企业创新[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张锐智;;试论黄遵宪《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刑法改革的影响[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3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7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孔晏;政府财政职能模式选择与税费改革[D];厦门大学;2001年
10 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初盛唐七言律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琴丽;五代司法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鲍远航;论杜甫的政治改良思想[D];河北大学;2001年
4 李敏娥;国家财政运行法治化的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6 白旭东;现代西方文化的哲学反思与当前主导文化精神的确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7 张瑞堂;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和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潇;论我国乡村土地立法与制度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曹丽华;从死刑的历史沿革论中国死刑的发展趋势[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秦小兵;论受贿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华;晚清时期待质人证问题[J];史学月刊;2005年09期
2 蒋铁初;中国古代证人制度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龚春英;;论张之洞的监狱改良思想[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赵国玲;二十世纪之中国监狱法学[J];中外法学;1998年03期
5 张克兰;张尔田学术·师友叙论[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6期
6 范忠信;明清律结构及私法在其中的地位[J];现代法学;2000年04期
7 王志亮;中国监狱学世纪嬗变与反思展望[J];现代法学;2001年06期
8 万安中;关于监狱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政法论坛;2004年02期
9 张友好;张春莉;;论我国古代证人之作证责任[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04期
10 何勤华;清代法律渊源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敏;论清朝的监狱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182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8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