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情态与身份: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法官语言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17 19:03
【摘要】:论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态视角出发,以转写的12场中国法庭审判的真实案例为语料,探讨中国法庭审判中法官的身份构建过程。具体的分析范畴包括情态表达类型、情态主客观取向以及情态量值三个方面。研究表明,法官话语在情态选择上呈现以下特点:一,多选用道义型情态表达;二,多选用客观的情态表达;三,多选用中低量值的情态表达。法官话语中情态表达的选择特点构建了法官客观中立、公平公正的"裁判者"身份。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ality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identity of judges in Chinese court trials, taking 12 real cases of Chinese court trials as corpus. The specific analysis category includes three aspects: modal expression type, modality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orientation and modality valu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judges' discourse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in modality selection: first, more moral modal expression; second, more objective modal expression; third, more low and medium value modality expression. The choice of modal expression in judge's discourse constructs the judge's objective neutral, fair and impartial "referee" identity.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再现与重构:社会转型期庭审话语中的法官身份构建研究”(编号:11YJC740041)资助
【分类号】:D90-0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振华;杂文中作者的介入[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魏本力;情态动词的量值取向[J];外语学刊;2005年04期

3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4 常晨光;英语中的人际语法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7期

5 陈其功,辛春雷;广告英语语篇的人际意义及其体现的劝说功能[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张楚楚;;英语情态动词认识情态的主观性[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圣扬;董琼;;论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衡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刘国庆;;关于刑诉中法官调查权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王圣扬;杨国萍;;辩护律师与刑事法官关系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李艳;;移就中的生命度等级转移规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梅锦;;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以不同犯罪论体系的比较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罗主宾;;现代汉语“以A为B”凝固结构语义的认知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高玲玲;张明;;语法化动因的再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尹延安;;英、汉法律语言中法律文化特征对比浅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贺学勤;;X-able形容词的主客观性及其语义分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宏滨;;论法律语言的社会学属性[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林芳;;从认知角度看英汉科技语言中的语法隐喻现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淑娥;;论语气隐喻与间接言语行为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艺娜;;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情态表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衷娌;;论《闺房记乐》译文的语气隐喻现象化解中英言语交际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璐;;情态隐喻的人际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叶文曦;;语义对立和语义同一[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徐静;;换言连接成分类型及其语篇特点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鲁素霞;;现代汉语中的“要不_1”和“要不_2”[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贵扬;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锐;刑事证人证言的理论与实务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倩;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永斌;论我国量刑程序的相对独立性[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贾静远;刑事诉讼中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楚楚;;论英语情态动词动力情态的主观性[J];山东外语教学;2007年02期

2 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4期

3 胡壮麟!100871;评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2期

4 沈家煊;词义与认知——《从词源学到语用学》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03期

5 张德禄;论话语基调的范围及体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01期

6 张楚楚;;论英语情态动词道义情态的主现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7 朱永生;英语中的语法比喻现象[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8 陈其功;广告英语话语基调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黄国文;英语动词词组复合体的功能语法分析[J];现代外语;2000年03期

10 徐盛桓;;疑问句探询功能的迁移[J];中国语文;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楚风;;销魂蚀骨法院副院长锒铛入狱 ——原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许亚非堕落记[J];法制与经济;2001年05期

2 江一河;法官告官——62位法官为采光权状告规划局[J];新闻周刊;2002年1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杜颖;美国法官的多重监督机制[N];学习时报;2006年

2 徐超;一句“不是独裁者”,审萨法官遭解职[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江一河;62名法官状告规划局[N];工人日报;2002年

4 王更喜;小议“媒介审判”[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魏武;法国检察官:为何叫“站着的司法官”?[N];检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桥;衡平法的道路[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慧慧;唐代司法官责任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88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188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b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