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限制:法律修辞正当性的实现
[Abstract]:First, there are defects: the theoretical overview and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Legal Rhetoric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jurisprudence research, as a method of introducing value judgment into judicial decisions, legal rhetoric has risen quietly in the field of jurisprudence in China,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fferent social conditions and judicial environment. The applicable legal method is limited to rhetoric.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法律修辞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0BFX007)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0-0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焦宝乾;;修辞方法及其在法律论证中的作用探讨[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2 孙光宁;;司法中的修辞因素及其意义[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2期
3 林去病;利用逻辑进行修辞[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4 陈金钊;;法律修辞方法与司法公正实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利敏;;试论高尔吉亚的政治修辞术[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谭学纯;修辞幻象及一组跨学科相关术语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肖婷华;;《风景》的修辞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林一鸣;;“农民工”的修辞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5 蔡情情;;《青花》的修辞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6 林燕;;《边城》对话言语交际层面的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7 柯丽华;;从“杀羊”事件看修辞接受的社会性——浅谈于心亮微型小说《杀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8 封鹏琳;;穆时英小说《黑牡丹》中“黑牡丹”符号名称的修辞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9 边茜岚;;空间对人物形象的修辞建构——以《金陵十三钗》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10 冯寿忠;;修辞研究方法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丽霞;;来自远古的朝圣——崇“九”的溯源和“九”的象征与潜比[A];海峡两岸辞书学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谭学纯;;辞格生成与理解:语义·语篇·结构[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林达洁;;打破常规 异物重组——王蒙意识流小说语言变异谈[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4 周淼;;《午后悬崖》语境差的建构功能[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5 谢春荣;;广告语制造修辞幻象的四种修辞手段[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谭晓丽;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吴康茹;热拉尔·热奈特修辞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杨家勤;英语演讲修辞性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宜兵;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词泛化的影响因素和语用功能[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晓晨;元话语理论的应用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本加;藏族文学语言学及其艺术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程道光;行政公文语义的模糊语义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丁慧琴;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启庆;《庄子》修辞策略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蔡宗珍;幽默短信语境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吴翔冲;八十年代小说对话变异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敖丽芳;“美”的语义分析与文化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猛;;诠释与修辞[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彭京宜;聚合、组合及其他──论法律语言的修辞原则[J];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3 姜同玲;律师辩护词的修辞功能初探[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张云秀;;论法律修辞运用的范围与限制[J];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01期
5 谭绍木,黄慧;论法律语言的精确与模糊[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6 徐书墨;;中西古典修辞理论中的逻辑论证功能[J];理论界;2006年01期
7 焦宝乾;西方修辞学知识传统及其对法律论证的意义[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张清;;论辩护词的语言规范与修辞[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S1期
9 陈金钊;;探究法治实现的理论——法律方法论的学科群建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李志勇;何斌;;西方新修辞学研究的多元化态势[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铮;;试论法律推理中的不确定性[J];文化学刊;2007年03期
2 姜保忠;;法律解释及其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J];法学杂志;2011年06期
3 余净植;;宪法中的法益衡量:一种可能的重构——以阿列克西的理论为思路[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4 白广勇;;法官的法律推理的心理分析及法官的自我超越[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黄军辉;;从信息不对称分析医疗纠纷的法律适用[J];科技与法律;2006年04期
6 韩晗;;知识贡献:魏德士之《法理学》[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潘文爵;;中国古代法律推理大前提的构建——基于中国文化语境中情、理、法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8 李若兰;;法律适用中的文本解释和事实剪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6期
9 张虹;论法律推理中的不确定性[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4期
10 巫肇胜;;从司法解释的作用看我国法律适用体系的重构[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敬根;;确定内河油污损害索赔法律适用规范的逻辑进路[A];2008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于培明;白腾飞;赵丹丹;韩慧丽;;销售使用不合格医疗器械的行政处罚问题[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3 朱谦;;江苏省太湖污染防治法律适用的若干问题——以法律规范冲突为中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庆彦;;法律适用中的后果考量[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5 余俊;;西部开发中危害环境罪的适用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6 王国平;;医疗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分析与规范化处理[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刘超捷;;论安全事故不报、谎报罪——兼论《刑法修正案(六)》第4条规定之不足[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成敏;;法律逻辑分型论:信念区别与方法论的划分[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聪;;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构想[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国华;;论海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杰;民事活动行为正当性的判断[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法学博士 王新环;民众对司法的期许与诉求[N];检察日报;2008年
3 王农;完善医院管理明确法律适用[N];健康报;2005年
4 张更贵 邓 波;该赔五万还是该赔七万[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 李晓东 吴海涛;新闻报道行为正当性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沈艳阳邋周山;深圳查办非法涉性广告取得突破性进展[N];中国工商报;2008年
7 冯黎;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N];检察日报;2001年
8 魏晓娜;程序的正当性与判决的正当性[N];检察日报;2003年
9 孟淑芳;“小洋人”诉“小洋人新一代”[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10 高万泉 丁晓燕;国际航空客运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雪;法律选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奕;法官自由裁量权论[D];吉林大学;2005年
3 袁建新;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结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侯晓蕾;行政应急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邹龙妹;俄罗斯国际私法中的冲突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许瑛;法国营业资产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7 张满生;伦理语境下的恐怖主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田晓云;论国际商事惯例及其适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赵艳敏;农产品出口补贴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汝铮;论法律的不确定性及消除方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李剑;哈贝马斯法律合法性理论及其对当下中国法治社会之观照[D];湖南大学;2010年
3 孙建伟;法律确定性的司法探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江滨;司法三段论与价值判断[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吴亚红;论实质推理[D];苏州大学;2006年
6 周杨;政权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彭q,
本文编号:2203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203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