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隋唐法制_《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20 19:13

  本文关键词:唐代后期法制演变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政法大学》 2005年

唐代后期法制演变初探

边媛  

【摘要】:安史之乱后,盛极一时的唐王朝由盛而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随之异化。如何应对藩镇割据及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从而加强中央政府的集权统治,就成为唐代后期的重大课题。反映到法律上来,亦体现为一系列有别于唐代前期的特点。本文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对唐代后期法制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考察的。 全文共分为导言、正文及余论三个部分。 导言部分首先交待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唐代后期与前期相比,突出的不同在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即从唐初中央集权、“内重外轻”的体制转变为藩镇割据、“内轻外重”的体制。笔者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讨论的;其次,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以往学界对唐代法制的研究成果虽然丰硕,但主要集中在唐代前期。笔者希望通过对唐代后期法制几个主要方面的考察,做一些补充性研究,从而更加深化对整个唐代法制的认识。同时,笔者还指出了唐代后期法制对宋朝的影响,进而强调法律的继承性问题。 正文又分为三个部分。 1、“法律形式的变化——敕的兴起与刑律统类的编纂”。笔者考察了唐代前、后期的立法状况,指出唐代后期更多是依靠制敕而非律令格式来调节社会关系。与此同时,法典编纂体例亦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刑律统类的新形式。 2、“刑罚制度的变化——酷刑的复活与族刑的施用”。文章从唐代前、后期的法制指导思想入手,指出唐代后期已由唐初谨慎的恤刑政策,转向了“重典治国”的方针。在此方针指导下,刑罚制度亦发生了变化。不但复活了许多废止已久的肉刑,还广泛施用族刑。 3、“司法制度的变化——皇权专制对司法的影响及司法监察制度的变化”。该部分着重探讨了在唐代后期皇权专制畸形强化的过程中,皇帝个人意志对正常司法制度的影响。指出了唐代后期皇帝任情毁法、大行赦宥及设立特别司法机构以强化其自身专制权力的现实状况。此外,作为财政机构的巡院,在唐代后期的司法监察制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司法监察体制。余论部分首先重申了本文的核心观点,即唐代后期法制的一系列变化;其次分析了其对宋朝法制的影响,进而再次强调了法律的继承性问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29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导言6-12
  • 一、法律形式的变化——敕的兴起与刑律统类的编纂12-20
  • 二、刑罚制度的变化——酷刑的复活与族刑的施用20-29
  • (一) 唐初的刑制改革20-21
  • (二) 唐代后期酷刑的复活及族刑的施用21-29
  • 1、杖刑泛滥22-26
  • 2、恢复诸多久不行用的酷刑及株连之刑26-27
  • 3、刑罚的军事色彩浓厚27-29
  • 三、司法制度的变化——皇权专制对司法的影响及司法监察制度的变化29-44
  • (一) 皇权专制对司法的影响29-37
  • 1、皇帝亲理诉讼案件29-31
  • 2、反常的行赦31-34
  • 3、宦官专权之祸34-37
  • (二) 司法监察制度的变化——巡院的兴起37-44
  • 1、唐初中央对地方的司法监察37-38
  • 2、巡院兴起的背景及其司法监察职能38-42
  • 3. 对巡院司法监察的评价42-44
  • 余论44-47
  • 主要参考书目47-4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业坤 ,沈乐平;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制度[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2 白云;;英国司法制度一瞥[J];北京工人;1998年03期

    3 尼古拉斯·考德雷 ,Nicholas Cowdery;澳大利亚司法制度概况[J];检察风云;2000年05期

    4 苟宝生;司法的制度属性与司法改革[J];理论学习;2001年12期

    5 王洪成;国外教育司法制度发展概况评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年02期

    6 戴旭峰;权力配置的立法及司法制度[J];中国司法;2005年08期

    7 金琳;;未成年人犯罪之法律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10期

    8 李俊;;民本主义与传统司法论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刘晓华;查仲玉;;全省法院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理论研讨会召开[J];山东审判;2008年04期

    10 王银梅;;简论人性化司法的含义及应注意的问题[J];宁夏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俊;李鲁言;;改革和完善司法制度,确保司法独立公正[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仇小松;;司法公正与司法制度改革[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仇小松;;司法公正与司法制度改革[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欧阳涛;;试论董必武同志的人民司法制度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5 肖建國;;中國大陸少年刑事司法制度發展戰略探索[A];少年刑事司法制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淑香;韩俊英;;三审制司法制度与日本对大连的殖民统治[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7 虞浔;;现代化视野下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变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洪祥;;简论董必武对我国司法制度和诉讼法制度建设的贡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9 周道鸾;;华北人民政府司法制度之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10 曹运伟;胡志泽;;被害人权益保护的缺失与立法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语;[N];眉山日报;2007年

    2 王比学;[N];人民日报;2007年

    3 王斗斗;[N];法制日报;2007年

    4 谢鹏程;[N];检察日报;2008年

    5 胡越;[N];常州日报;2008年

    6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 张萍;[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壶关县人民法院院长 栗向东;[N];长治日报;2008年

    8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博士生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张晋藩;[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本报特约评论员 梁向阳;[N];法制日报;2006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博士生导师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张晋藩;[N];人民法院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绍磊;唐代后期政治与士风文风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梁海峡;近代新疆南疆司法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迟日大;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司法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明新;现代社会中的法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赖波军;F高级法院:司法运作与国家治理的嬗变[D];四川大学;2006年

    7 程丽庄;俄罗斯联邦司法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李炳烁;司法制度的政治功能[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浩;清末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张达志;唐代后期藩镇与州之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媛;唐代后期法制演变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孙大明;我国古代司法鉴定制度考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刘志东;刑事审前程序的司法审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周健;论公共政策介入司法[D];复旦大学;2009年

    5 洪彦;论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东强;审判委员会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杨小静;审判委员会运作现状调查[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杜涛;论我国法院的公共政策形成功能[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包刚桥;我国台湾地区判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谌爽;论我国司法权威的构建[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唐代后期法制演变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1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21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d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