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立新:从先发明原则到先申请原则——兼评美国专利改革法案
[Abstract]:As a private right, the patent right must be clearly assigned to it. Only one patent right can be granted to the same invention and creation. The prevailing practice in the world adopts the principle of first applying for a patent and gives priority to the right to obtain a patent for the first person to file a patent application. The United States has always adopted the principle of first invention. Howev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patent harmonization movement,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 began to make gradual efforts to adopt the principle of first application. This reform of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 law is the final result, although the future of the reform is constantly debated in academic circles. But on the whole, the principle of first-application still has its progress compared with the principle of first-invention.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71.2;DD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汉东;知识产权的私权与人权属性——以《知识产权协议》与《世界人权公约》为对象[J];法学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行燕舞;论反不正当竞争请求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单杰;;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胡开忠;;文化多样性的弘扬与知识产权保护[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陈锦川;法国工业产权授权、无效的诉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09期
5 黄玉烨;知识产权利益衡量论——兼论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J];法商研究;2004年05期
6 吴汉东;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与中国的应对方略[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7 黄玉烨;知识产权与其他人权的冲突及其协调[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8 吕炳斌;;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和奥林匹克标志的官方属性:一个冲突及其解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罗晓霞,葛海;知识产权国际利益平衡机制之法理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郑远民;国际人权保护:WTO争端解决机制所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J];时代法学;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阜民;假冒专利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臧小丽;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张梅;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版权保护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5 周波;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武长海;论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孙祥壮;知识产权法治构造的理论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滨斌;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限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李华威;知识产权优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胡朝阳;论知识产权的正当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玉能;我国平行进口中商标权保护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2 廖文彬;知识产权确权问题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3 袁芳;图书馆版权利益平衡的理论与实践分析[D];河北大学;2005年
4 易淼;专利的国际保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牛效龙;商标权产品平行进口的竞争法分析[D];安徽大学;2005年
6 李洁洋;TRIPS协议中药品专利保护与公共健康维护相关问题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磊石;论知识产权领域内智力成果的标准化[D];湘潭大学;2005年
8 李欢;公共健康危机引起的药品可及性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光;遗传资源国际合作中的利益分享法律问题初探[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刘晓霞;论商业秘密权的权利限制[D];湖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颉靖;彭辉;;“试验性使用”豁免原则的利益平衡:审视美国司法裁判和立法规则的变迁路径[J];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11期
2 王俊;;专利纠纷案件的发展趋势及审理对策[J];法学杂志;1993年04期
3 和育东;;美国专利权穷竭原则的演变——兼评美最高法院对Quanta v. LG Electronics案的判决[J];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09期
4 姚颉靖;彭辉;;德国专利法及其判例:“试验性使用”豁免原则的演进[J];德国研究;2009年01期
5 乔永忠;;KSR案及其对专利创造性标准的影响[J];湖湘论坛;2009年06期
6 宁立志;金根模;;韩国公平交易法中的专利权不当行使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10年05期
7 张明龙;张琼妮;;美国专利制度演变的纵向考察[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孙敏;师冰;徐榕雪;王京昆;;云南特色中药灯盏花专利案例分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年03期
9 殷慎敏;谢顺星;;美国《专利法》最新修改法案评介[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09期
10 王乐群;未经许可在联营中共同实施他人专利仍属侵权行为[J];人民司法;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熊延锋;;他山之石-中美专利跨国侵权比较研究[A];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暨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刘国伟;;美国的KSRv.Teleflex案与中国的创造性问题的审查[A];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暨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薛吉林;;中、美专利新颖性标准的比较[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顾翔;陈军;;从eBay案谈我国“停止侵害”民事责任的适用[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宋献涛;刘国伟;;美国的Bilski案与中国的商业方法可专利性判断[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陈哲锋;;瑞士型权利要求的发展和借鉴[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宫下聪史;金鲜英;;中日两国专利法的比较分析——针对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要记载的内容[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尚世浩;;新环境下的专利制度之路——兼韩国新专利法(2009)之变化介绍[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泽俭;使用导致技术的公开[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彭建东;宁夏专利权人维权成功[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3 记者 李京华;国家知识产权局输了官司[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本报记者 林剑波;豆皮外观近似 被判构成侵权[N];福州日报;2005年
5 法宣邋记者 孙健;专交会现场开庭审案[N];大连日报;2008年
6 孙海龙 姚建军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被控侵权人在专利权人撤诉后可提起确认不侵权诉讼[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7 陶鑫良(作者系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买“鱼”既要论大小还要看死活[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8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行政保护法律顾问、北京市金信立方律师事务所律师 蒋洪义;药品专利侵权的司法救济、判定与抗辩(下)[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陈向东;胜诉前提是选择适当保护时机[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10 杜跃林;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保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和育东;美国专利侵权救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饶荣荣;关于思科诉华为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2 彭杰;目前美国专利法的若干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唐建平;中国近代专利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曾柳;美国专利创造性判断的调整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康添雄;美国专利间接侵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向莉;美国专利保护趋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宋蓓蓓;论美国专利制度中“非显而易见性”标准的演变[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邹琳;论尼日利亚专利法律制度[D];湘潭大学;2007年
9 金潇磊;美国“337条款”调查与执行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孙俊;关于美国Ebay v. MercExchange的思考[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67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267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