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死刑废除问题及其历史借鉴
[Abstract]:Th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egal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Chen Qiu was the one who put forward the abolition of death penalty in theory at that time, and Shen Jiaben actually dominated the reform of death penalty system in practice. Their specific views on th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such as the positive economic compensation for victims and their famili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he general enhancement of the moral character of the whole people are essential prerequisites for th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The reform of death penalty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 which still has some historical reference value.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基金】:司法部课题“中国近代刑罚改革的文化透视”(项目编号:04SFB5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9;D924;K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宏治;清末修刑律的再认识[J];比较法研究;2005年04期
2 张明楷;刑法学者如何为削减死刑作贡献[J];当代法学;2005年01期
3 冯春萍;;浅析我国死刑量刑体系中经济赔偿的合理性与局限性[J];法学杂志;2012年05期
4 赵秉志;中国逐步废止死刑论纲[J];法学;2005年01期
5 于志刚;;关于废止死刑国家的数量统计结论之反思[J];法学;2009年01期
6 卢建平;李山河;;中国废除死刑的路径选择[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曾丽玮;论沈家本之死刑观[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黄全来;;中国历史上废除死刑的第一次尝试[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张群;论元朝烧埋银的起源[J];历史教学;2002年12期
10 刘鄂;浅析沈家本的死刑观[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邝璐;中国社会死刑观念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自毅;;1907年皖浙起事史料考辨[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2 刘志峰;;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行政审判制度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张志远;;论诸葛亮的法治思想[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李炜;;论唐律的礼法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5 路军林;;论死刑[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陈兴良;;关于死刑的通信[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李启成;;清末民初刑法变革之历史考察——以人口买卖为中心的分析[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8 刘仁文;死刑政策:全球视野及中国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4年04期
9 李冬梅;;论废除死刑的法律价值[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10 崔发展;;缘情立法——中西法律中的容隐制的情感本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彬;;浅析我国近代法律教育的课程设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马作武;马腾;;春秋决狱论[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3 马自毅;;徐锡麟案史料考辨[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4 金自宁;;探析行政法原则的地位——走出法源学说之迷雾[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洁;;公布刑事司法统计是法治的必然要求——兼论刑事司法统计对犯罪学研究的影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守芬;李瑞生;;生命刑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7 林泉清;;限制死刑——中国的现实选择[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8 刘为勇;杨劲;王群;;作为“中国问题”的死刑存废[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9 高腾;;论死缓制度的缺陷[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3辑)[C];2008年
10 赖早兴;夏新华;;非洲国家独立后刑事法律的发展[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潘大礼;民国三四十年代湖北婚姻冲突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胜;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郑牧民;中国传统证据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苇;我国死缓适用标准的实证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俊杰;论我国死刑废除中的民意引导[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李子为;“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6 蒋琳;董康与清末监狱改良[D];湘潭大学;2010年
7 高建;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标准与分配[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权文长;法律与社会控制: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传统及当代启示[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钱学云;中国本土语境下的法律建构[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谭琼;论故意杀人罪的死刑控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坚卫;;论中国传统死刑观的负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张崇琛;“后来治蜀要深思”——成都武候祠一幅对联的解读[J];档案;2004年01期
3 胡海洋;全球化下应重视文化对法的普适性的认同[J];当代法学;2003年03期
4 陈兴良;被害人有过错的故意杀人罪的死刑裁量研究——从被害与加害的关系切入[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5 张明楷;刑法学者如何为削减死刑作贡献[J];当代法学;2005年01期
6 张群;“人命至重”的法度:烧埋银[J];读书;2003年02期
7 张宁;死刑:历史与理论之间[J];读书;2004年02期
8 周杰;;当代中国死刑废除论之辨正[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9 方文军;;民事赔偿与死刑适用的平衡规则探微[J];法律适用;2007年02期
10 高铭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J];法学杂志;2007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早报首席评论员 鲁宁;[N];东方早报;2009年
2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 史小峰;[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聂昭伟;[N];人民法院报;2007年
4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柴建国 王宇辉;[N];人民法院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裴华军;走在实然与应然边缘的我国死刑[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李晓龙;死刑废除的民众心理障碍及其消解[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
本文编号:2287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287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