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加拿大专家意见的证明标准

发布时间:2018-10-22 16:49
【摘要】:在加拿大,法院对专家意见证据的采用日益慎重,也就是说,较之以前,专家意见证据正遇到越来越大的抵制。为了赢得官司,当事人邀请专家参与正在进行的诉讼以强化己方的证明效力,通常情况下,提出专家意见证据是因为某些或某个证据具有不确定性。一方当事人希望法官从合法性和客观性的立场出发开展对案件事实的调查,而此种调查当然是建立在证明材料的基础之上,一方拥有的证明材料愈多,胜诉的可能性就愈大。所以,多数专家意见证据是诉讼过程中的一种介入证据,那么,此类证据本身就具有某种危险性。而且专家的介入有可能要求相对方披露本应该予以保密的信息和文件材料。
[Abstract]:In Canada, the courts are increasingly cautious about the use of expert opinion evidence, meaning that expert opinion evidence is being increasingly resisted. In order to win the lawsuit, the parties invite exper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ongoing proceedings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own proof. Usually, the evidence of expert opinion is presented because some or a certain evidence is uncertain. One party wants the judge to investigate the facts of the cas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legality and objectivity, and such investigation is of course based on the proof material. The more proof material one party has, the more likely he is to win the case. Therefore, most experts believe that evidence is a kind of intervention evidence in the process of litigation, so such evidence itself has some danger. The involvement of experts may also require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s that should be kept confidential.
【作者单位】: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山东省成武县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7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戚芳,石丽红;从“The Ikarian Reefer”一案看专家证人的职责与责任[J];世界海运;2003年04期

2 胡卫平;;专家证据的可采性——美国法上的判例和规则及其法理分析[J];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鹏;;论专家证据的采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郭树理;宋彬龄;;论兴奋剂案件中双方的专家证据力量之平衡——以国际体育仲裁院专家证据制度为视角[J];法学评论;2012年01期

3 朱梅;;专家证言的可采性[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8期

4 吕导中;;谈多伯特规则在形象证据鉴定中的应用[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蒋佳川;马洪伟;;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取证方式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6 霍宪丹;;论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司法鉴定;2007年01期

7 胡甲庆;;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标准在反垄断司法中的适用及其启示[J];中外法学;2011年03期

8 李小恺;李涛;;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分析与借鉴[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书怀;法务会计鉴定采信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钢;论我国行政诉讼专家证人制度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2 苏娅;民事诉讼意见证据规则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李书兴;论鉴定结论证据能力及其规则[D];湘潭大学;2011年

4 谢俊灿;刑事鉴定结论的可采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王刚;专家出庭作证制度研究——兼论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之建构[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顾存杰;论我国民事诉讼鉴定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陈琳;论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D];厦门大学;2005年

8 李开銮;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华苏芳;试论构建我国民事诉讼中专家证人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10 王明旺;中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宋英辉,吴宏耀;意见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四[J];人民检察;2001年07期

2 苏力;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学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庆;;论日本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的新动向[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秦丹鸿;;论催眠技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应用——以美国法为中心[J];法制与社会;2010年16期

3 赵凯,刘玲;从一起行政案件看完善我国证据制度的必要性[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程宗璋;树立法律信仰的若干探讨[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5 阮防,邵培樟,李唐;试论建立我国的判例法制度[J];法学评论;2005年04期

6 汪丽;论依法治国[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欧阳爱辉;略论非法学专业的法律文化学教育[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王福波;;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亟待加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周琼瑛;;宪政视野中的比例原则——从美国违宪审查判例中寻求衡平的正义[J];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周琼瑛;;宪政视野中的比例原则——从美国违宪审查判例中寻求衡平的正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文龙;;法律逻辑中的内涵逻辑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莉芬;;中国借鉴辩诉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Douglas N.Walton;唐凌云;;非形式逻辑方法和法律论证[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喻晓才;李洪会;;加强法制建设 打造和谐农村[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倪珂琪;;萨班斯法案影响的理性再思考——兼论“中国式萨班斯法案”颁布的必要性[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谢邦宇;;关于行为法学研究的若干问题[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7 陈建军;龙光友;欢民;李文涛;;法律与可持续发展[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贾引狮;;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法律制度创新——一种法律经济学的观点[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郭志强;;论法律论证(摘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大任;张爱玲作品案法院一审判决否定专家意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张延涛(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县乡公路管理处);新时期加强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N];驻马店日报;2006年

3 任晓玲;英高等法院首次就技术标准专利的必要性做出裁决[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4 杜亚明;改名由谁说了算[N];检察日报;2002年

5 晏向华;交警偷拍:合法的就是妥当的?[N];检察日报;2005年

6 夏妍;浅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N];江苏经济报;2004年

7 焦克;加强立法解释的必要性[N];社会科学报;2001年

8 刘静 连永鹏;马普案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丁斌;浅谈供销系统加强法制教育的必要性[N];北方法制报;2010年

10 滑力加;从侯某案看——《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修改的必要性[N];检察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军;法律行为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王弘宁;美国被追诉人刑事法律权利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芳;美国刑事诉讼法对隐私权的保护[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文兵;论法律移植[D];武汉大学;2005年

2 庞德旭;安乐死立法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周霄鹏;从案例到判例[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赵雪莲;安乐死立法的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张先锋;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地位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6 张朦丹;论美国专家证据可采性规则的演变[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徐小龙;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灵燕;美国“法院之友”制度及其借鉴[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倪红;美国证据关联性规则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李晶;美国联邦品格证据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87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287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c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