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与契约法制——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种考察
[Abstract]:Modern Chinese society is a dual society of identity-con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legal system of contract show complicated interactive situ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triarchal family centrism and contractual law with freedom and equality as the soul; The contract law deeply shapes the dual patter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influenced by it, and both of them change together in the interac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ract legal system, it promoted or hinder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modern China from homogeneity to heterogeneity.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人文社科类)“近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契约法律制度”(项目编号:NR2011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9;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谢冬慧;;南京国民政府民事审判制度何以发达——基于时代背景的考察[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2 陈光金;身份化制度区隔——改革前中国社会分化和流动机制的形成及公正性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3 陈刚;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陈国富,卿志琼;从身份到契约:中国制度变迁的特征透视[J];人文杂志;2000年03期
5 吕世伦,郑国生;“从身份到契约”公式引发的法律思考[J];中外法学;1996年04期
6 王爱云;;试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身份社会的形成及其影响[J];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12期
7 曲秀君,王松涛;略论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兼论其对中国身份社会的影响[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杜万松;;中国民事诉讼依“法”裁判辨正——从档案统计的视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韩秀桃;;司法党化:国民政府(1925—1927)司法改革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王亚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文化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李相森;;包公断案中的个性因素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任志强;;明清时期坟茔的纷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韩秀桃;民国时期兼理司法制度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程乃胜;;论法制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哲学研究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王振卯;;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集体行动——对转型期社会控制的理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郭剑平;;论我国法律秩序的法律文化匹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郑小春;;清代陋规及其对基层司法和地方民情的影响——从徽州讼费帐单谈起[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桂万先;;近代中国审检关系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杨希;;优化社会阶层结构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航;;家庭环境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调研报告[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杨迎秋;;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及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赵帅;魏建;;村民自治的挑战:空心化、村干部激励不足与自治行政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蒋美华;柴丽红;;女性商业服务业员工的职业变动[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蒋美华;;社会转型过程中体制内女性办事人员的职业变动[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胡建国;;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体系的性别建构[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宋圭武;;女性农民工问题研究与思考:以甘肃为例[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邝小军;科技工作者社会分层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8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木溪;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董京京;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谢华;关于构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及相关理论问题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宏伟;政府在农民工社会流动中的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信平;经济全球化、社会不平等与中国社会政策转型——兼论加入WTO后的新挑战[J];东南学术;2002年06期
2 蒋先福;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化及社会条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1期
3 张清;从身份到契约: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之变迁[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4 陈光金;身份化制度区隔——改革前中国社会分化和流动机制的形成及公正性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5 杨奎松;;从供给制到职务等级工资制——新中国建立前后党政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J];历史研究;2007年04期
6 陈刚;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张仁善;;论中国近代法律精英的法治理想[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孙季萍;抗战以前国民政府法制改革评议[J];文史哲;2001年02期
9 刘小萌;“文革”中在血统论重压下的知青[J];炎黄春秋;1997年11期
10 李秀清;20世纪前期民法新潮流与《中华民国民法》[J];政法论坛;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洪;;论法律伦理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吕志祥;开方;;和谐社会视野中藏族习惯法的转型论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3 张晋藩;;论中华法制文明的几个问题[J];中国法学;2009年05期
4 张姗姗;刘彤;;中国古代对“两不和同”的法律规制:以买卖契约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严晶;;论清末司法的近代转型[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6 桑保军;;“和谐社会”建设对法律教育的要求[J];社科纵横;2006年09期
7 张辉;;中国法理学的转型与重构——兼评法理学教科书《法理学精义》[J];求索;2008年05期
8 包哲钰;;对契约正义的一种解读——现代法律对契约自由的限制[J];西部法学评论;2009年03期
9 金慷君;吴柳清;陈烨;;农民工向个体工商户转型的立法初探[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1期
10 江登琴;;契约自由原则变迁之探析——以法国、德国民法典的比较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轲;;师范院校法学学科应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王立民;;二十世纪初中国法学转型的两点思考[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叶玉琴;;关于《中国法制史》近代部分的几个问题[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鸿鸣;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N];学习时报;2002年
2 记者 陆沪生;契约自由与行政权力碰撞[N];民主与法制;2001年
3 蒋熙辉;法学研究应适当转型[N];检察日报;2003年
4 张步峰 刘飞宇;民法学与宪法学的学术对话[N];法制日报;2006年
5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 喻中;从契约到身份的运动[N];法制日报;2008年
6 栏目主持 邓正来;买卖合同中的信息不披露是否构成欺诈[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林晓东;外企合规为何南橘北枳[N];法制日报;2010年
8 李微;从“设计二次强奸”透析执法理念的转型[N];检察日报;2004年
9 李克杰;协议就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10 华东政法学院 朱淑丽;罗马法的特质[N];人民法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素芬;明暗之间:近代中国的狱制转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张姗姗;古代中国的“契约自由”:文本与实践的考察[D];吉林大学;2009年
3 肖世杰;清末监狱改良[D];湘潭大学;2007年
4 吴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四川基层司法审判的现代转型[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李显冬;从《大清律例》到《民国民法典》的转型[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孙晓光;罗马法与近代民法的伦理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韩冰;近代中国民法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冯静;美国司法积极主义哲学论[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于娟;美国风险投资中的契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郑素一;民初民事诉讼的现代转型[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成斌;中国法律文化的原型与转型[D];重庆大学;2009年
2 高鹏;中西近代科学与法律发展中的思维方式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3 朱朝锋;民间法的转型与一元法律秩序的前景[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王宇翔;中国古代优先购买权对契约自由的限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王庆社;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型[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郭威;社会结构转型与中国法治秩序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王姗萍;张之洞与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D];河北大学;2003年
8 李晓青;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和立法转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卢春荣;《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在美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D];暨南大学;2008年
10 贺大为;论罗马法中的形式主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03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0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