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律哲学发展的逻辑与方法——对庞德《法律史解释》的解释

发布时间:2018-11-04 18:50
【摘要】:庞德在《法律史解释》中以法律的稳定与变化这一主题为逻辑起点,通过对先前法律学说的直接批判,导引出一种全新的解释——社会工程学说,从而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法律哲学兴衰荣辱的历史,为其恢宏理论的登台亮相拉开了序幕。《法律史解释》所独具的历史性理论发展视角与丰富理论内涵,经由当代法治语境中的重新考察与衡量,演化为对法律哲学发展之逻辑与方法的系统阐述:法律秩序在协调稳定与变化的关系中渐趋理想;法律观念在多对一的较量中走向科学;法律现象在客观定律与理性创造的合力下呈现繁荣;法律发展在社会性与阶级性的统一中达成和谐。上述解释为当代法律哲学的建构与发展,以及法治建设中各种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Abstract]:Pound took the theme of the stability and change of law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y of Law. By directly criticizing the former legal theory, pound led to a completely new interpretation-the theory of social engineering. Thus it shows us a history of rise and fall of legal philosophy, and opens the prologue for its grand theory. Through re-examination and measurem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temporary rule of law, it evolves into a systematic exposition of the logic and meth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legal philosophy: the legal order tends to be ideal in the relationship of coordination, stability and change; The concept of law moves towards science in the contest of many to one; legal phenomena prosper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objective law and rational cre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law is harmonious in the unity of sociality and class nature. The above explanation provides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legal philosophy and the solution of various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法治江苏建设的战略、模式、途径与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ZDIXM037)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法学)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小平;传承和演进:法律哲学发展的历史——解读罗斯科·庞德的《法律史解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夏锦文;法律职业化与司法现代化关系的若干理论问题[J];法学论坛;2005年02期

3 克里夫·施米托夫;潘汉典;;英国“依循判例”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判例应当具有拘束力吗?[J];环球法律评论;1983年03期

4 李君莉,王峰;法律的社会之维[J];政法论丛;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高尚;;罗马公法述略[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强昌文;范德安;;底线伦理与权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程乃胜;;何谓法理学——读庞德的《法理学》(第一卷)[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5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当代中国权利立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6 徐卫;;罗马遗产信托及其法学思考与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7 程乃胜;;庞德的法律目的思想及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8 刘少军;;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实体正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9 刘光华;;论跨国竞争关系的多元化法律调控机制——关于中国温州烟具协会应对欧盟CR法案和欧盟打火机反倾销案的经验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10 陈宏光;曹达全;;公私法划分问题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硕;;以《唐律疏议》为例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尹晋华;;试析影响法律监督的现实问题[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黄文艾;;检察机关派员列席审委会制度的反思与建构[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赵丹;;我国检察机关职权范围与领导体制的演变[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温辉;;论行政公诉的理论基石[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9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洪梅;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辩护权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学;2009年

4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5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郭琳;我国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法律保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架构[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2 苏力;法官遴选制度考察[J];法学;2004年03期

3 夏锦文,黄建兵;司法现代化的实证标准[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J];法学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红芹;;《法律史解释》一书评[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2 刘小平;传承和演进:法律哲学发展的历史——解读罗斯科·庞德的《法律史解释》[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张乃根;;研究当代西方法律哲学的方法论[J];中外法学;1992年01期

4 徐迅雷;;许霆如果真的“很傻很天真”[J];当代人;2008年04期

5 林燕平;;当代德国的法律哲学[J];法学;1996年06期

6 吴玉章;;社会学法学[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戚诚伟;顾慈怡;陈金平;;介评社会学法学及其主要流派[J];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

8 许秀华;论和谐发展视野下法的生态性取向[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6期

9 戚诚伟;;论社会学法学理论思想渊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6期

10 饶冠俊;;基于法律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J];商场现代化;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健梅;;法律与中国经济增长:一个初步实证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马小红;;中国社会主义法律道路的艰难探索——读《董必武法学文集》的体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3 马小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法律建设——读《董必武法学文集》感想(二)[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4 潘伟杰;;习俗与法治:法律制度创新的限度[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5 丁以升;;论法律调整之外的中性行为[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6 张静焕;;法律思维、法学教育与法律逻辑学教学[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耿焰;;论法学教育中的社会属性问题[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8 李振宇;;论边缘法学的法学地位[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9 ;第一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会议综述[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10 李振宇;;关于边缘法学类似称名问题[A];第二届全国边缘法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 谢晖;司法视角的法律哲学[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烟台大学法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 程朝阳 周峗;法律哲学与牛津的法学学术传统[N];人民法院报;2011年

3 崔璨;探寻法律发展的共同规律[N];人民日报;2011年

4 喻中;法律哲学与法律科学的分野[N];光明日报;2005年

5 叶传星;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发展[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邹立君;法律发展的重心在社会[N];检察日报;2005年

7 俞荣根;完善法律体系“非一日之功”[N];法制日报;2011年

8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喻中;规范法学,还是逻辑实证法学[N];检察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蒋安杰邋本报实习生 张亮;以人为本法治的时代呼唤[N];法制日报;2007年

10 闫艳;伦奎斯特:美国宪法历史与逻辑的理性诠释[N];人民法院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永忠;法律发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吕明;法律意识形态的语义和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勇;法律发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表达[D];吉林大学;2007年

5 蔡宝刚;经济现象的法律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吴晓玲;宋明理学视野中的法律[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晁育虎;转型中国法律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秦国荣;市民社会、政治国家与法律发展:马克思的思想概览[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敏;规范与价值:近代中国刑事法制的转型[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家国;作为目的性事业的法律[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姬小康;庞德法律史解释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蒋超;社会变迁与法律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汪仁可;庞德法律要素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武全;论法规律性发展的社会理性基础[D];重庆大学;2005年

5 李小霞;法律移植研究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6 马在鑫;论法律发展的模式与途径[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7 郑国强;杨兆龙法律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王虹霞;选择中的社会功利[D];吉林大学;2007年

9 刘欣;网络社会基础上的中国法律发展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张烩;弗里德曼法律发展理论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10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2310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1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